世紀.文字江湖
2017年3月26日
【明報文章】第一個為孔子立傳,系統記載孔子生平與思想的,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描繪了孔子生於貧賤的環境,說他父母「野合而生孔子」,不但暗示他可能是私生子,是單親母親撫養長大的,而且敘述了年少時期受到的冷遇,做過社會底層的低賤工作。然而,孔子努力不懈,好學不倦,自學成家,終於成為一代宗師,受到後世的景仰。在太史公的筆下,孔子一生顛沛流離,為實現政治理想與社會道德秩序而奔走,周游列国卻不能伸展抱負,無法說服各地諸侯聘請他來施政,推行他以道德禮教治國的宏圖。司馬遷指出,孔子曾以自嘲的口氣,承認自己終日棲棲遑遑,像一條「喪家狗」,找不到可以依歸的邦家,最後只好從事著述,把理想傳授給學生。
位列世家
讀孔子的傳記,你看到的不是成功的楷模,而是失敗的生命歷程。孔子不曾建立值得誇耀的事功,更沒有開創世襲罔替的勛業,看來看去,似乎只是個滿腹才華而不合時宜的失意學究。那麼,司馬遷為什麼把孔子的傳記列在「世家」,與春秋戰國的諸侯及漢代的開國元勛平起平坐呢?後代學者總是說,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成為歷代學術思想的主流,建立了中國思想文化的核心價值,可算是「素王」(無冕王),所以不愧「世家」的稱號。這種說法基本沒錯,因為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已經說明了他的安排:「周室既衰,諸侯恣行。仲尼悼禮廢樂崩,追脩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於正,見其文辭,為天下制儀法,垂六藝之統紀於後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司馬遷十分景仰孔子,而且對孔子顛沛的際遇,因為自身遭罹慘禍的經歷,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同情。天道難測,歷史不因仁人君子的理想為轉移,但是美好的願望是不能忘卻的,更不因遭到挫折而被人遺棄。《孔子世家》的結尾,太史公是這樣評論的:「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在這一段話中,司馬遷不僅稱頌孔子,而且換了四次不同的稱謂,表達了他的景仰之情。首先稱呼為「孔氏」(孔先生),然後親自去到魯地,感受孔子對禮教文化的影響,改稱「仲尼」,應該是親身體會了孔子思想的溫暖親切,好像回到了文化的原鄉。再講到中國的六藝都因孔子而得到傳承,是「夫子」的功勞,所以理所當然,要尊稱為「至聖」。一段話,改了四次稱謂,一次比一次尊重,最後達到極致,也由此可見太史公從孔子學到的春秋筆法。
他人眼中的孔子
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提到孔子,則充滿了鄙夷,以非常不屑的口氣,說他的思想一無可取:「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裏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裏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還說,「我們根據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按照這種德國古典哲學中心的說法,《論語》一書完全沒有價值,而中國文化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也就一無可取,屬於歷史的垃圾,是要掃除殆盡的。
從德國思辨哲學的角度來看,要是孔子跟着黑格爾讀博士,肯定得不到博士學位。同理類推,放在現代科學領域,孔子的天文學知識也是不入門的,核子物理的知識也是零,DNA又不懂,電腦不會用,人工智能沒聽過,應該不配稱之為「至聖」了?那麼,耶穌與釋迦牟尼佛怎麼辦?這兩位聖賢都是宗教的智者,也沒有德國思辨哲學的訓練,是不是也該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呢?
作者簡介:學者、詩人 近著《品味的記憶》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