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四維出世 - 醒來吧,文化人

星期日生活    2011年5月8日

【明報專訊】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的前後,在「面書」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不少文化人為《打擂台》叫陣:「《打擂台》,《打擂台》,嗌到聲都沙。」本來各花入各眼,人之常情,可是當《打擂台》獲得「最佳電影」獎項之後,各方論述一面倒認為是本土的勝利,把《打擂台》捧了上天,彷彿是藝術珍品,這個就不能不詳加討論,以正視聽。
以戲論戲,1982年黃志強的《打擂台》,在故事、野心、視野和配樂上就跟28年後的同名電影不知高出多少倍。這樣的電影,真的需要我們吶喊助威嗎?

《打擂台》——本土勝利?

多少年沒有認真留意本地的電影金像獎,在一堆平庸的蘋果中選沒有那麼壞的,本就不值費神,上回說到製作人要站在「正確的起步點上」,嚴格一點說,在「不正確」的蘋果中要挑選「正確」的蘋果,真箇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儘管它們的包裝是如何的華麗。

在香港,文化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因為生活和理想,會涉獵不同的領域,如文學、教育、視藝、映像、音樂等,近5年因為社會下層的聲音微弱,還被迫積極統領社會行動,當中在異議行動者與藝術家身分之間感到迷茫與困惑者,大不乏人。2006年末的天星皇后事件,文化界只可動員四百多人,到最近的藝術公民大遊行有二千多人,4年間增幅5倍,當中參與者,不少是文化工作者下放到中學大專院校所培育的青少年,有這樣的成績,我是由衷感到振奮和高興。

異見者與權力機關的實力懸殊,弱小的一方往往急於求成,挪用普及文化,上綱上線,罔顧背後最重要的理念,是社會運動的一大危機,《阿凡達》是一例,《打擂台》是其二。

兩類導演:誠實與不誠實

搞藝術的,天分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誠實。以Mike Leigh為例,他的天分肯定不及一眾大師,但他的誠懇態度,致令他一部又一部的佳作面世,他的近作《一年未緣》,真實而迫力,蕩氣迴腸,繞樑三日,我們的電影幾時可以有這樣的功力、信心和層次?兩間屋,幾個景,幾個主要演員,以香港的製作條件絕對可以勝任,有沒有這樣的內心力量才最重要。杜魯褔說
「沒有好與壞的電影,只有好與壞的導演。」容我再放大這句「電影有兩類,導演也有兩類——誠實的,和不誠實的。」觀眾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釐清這點。

作品毫無保留的呈現於受眾眼前,任何謊言是騙不過明眼人的。我們要接受安徒生的教誨,小孩子是不需要訓練,就知道誰沒有穿衣服的,只不過長大後受到社會的污染,才逐漸失去這能力,而教育就是令他們重拾這能力。我提出「瞬間的永恆」這一概念,就是要大家在彈指之間已經能判斷真偽,真實就好看,虛假就是難看。不信上網看看《你還可愛麼》系列有多難看就知道。

真假都分辨不了 搞什麼藝術

《打擂台》是一部不真實、不誠實的電影,是一部壞電影,一部壞電影的禍害,遠比一部爛電影為深,爛電影顯而易見,起碼無人會把《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認真看待。如果加少少社會議題,表面上不同意政府、大集團的一套就可以收貨,那麼《志明與春嬌》或《維多利亞壹號》應該列入經典一類。《打擂台》有很多很難看的場面,要是真的關心收地的故事,那麼請不要搞什麼昏睡、失憶、功夫、擂台、尋寶的鬼主意,如實的講一個動人的故事就可以了。「第一稿是講打band的,但講音樂難賣錢,於是用武打作包裝。」內裏有幾真誠,可想而知。對於這等貨色,認真你就輸了。

關於本土戰勝合拍電影,大衛打倒巨人歌利亞又是另一失焦的議題。800多萬的製作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怎也不能算是低成本;三十多年前的新浪潮令人眼前一亮,今天在台上杖着合拍大片而再奪最佳導演獎的正是當年新浪潮的一員猛將,可以慨嘆,「勇氣」、「誠實」與「堅持」,在我們的文化當中,是多麼孤獨的言詞。曾跟朋友說,《打擂台》的導演,10年內必被主流合拍片所吸納,話剛說完,郭子健已簽了給周星馳,將往橫店開拍星爺吃老本的《大話西遊》。真遺憾,原來10年是大大的高估他了。昔日有文化少女看了Danny Boyle的《迷幻列車》,如雷灌頂,到《一百萬零一夜》才知受騙,看來今天又要重蹈覆轍了。[Vic:我對《迷幻列車》印象模糊,但《一百萬零一夜》就真的覺得難看。沒錯,最主要是受不了那種虛情假意。這部片子可說是叫好叫座,還贏了奧斯卡大獎,唉!]


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有一句對白
「真和假都分辨不了,拍什麼電影!」當年在電影院看到這一幕時,我不禁會心微笑。多少年後,我才真正領會到快手阿德這一句的奧義。真和假都分辨不了,搞什麼藝術。

不怕得罪朋友,愛之深,責之切。

唔講唔會輸,講咗會雙贏。

醒來吧,文化人! 回頭是岸。

-------------

Vic:我去年看了《打擂台》,只能說這是一部局部有趣,但無法令人信服的電影,遑論藝術珍品。《打擂台》和《葉問》這幾年分別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我只能說是見證了香港影壇的沒落。(相對於《打擂台》,《葉問》更是假到暈,肆意作古仔虛構完美的英雄模範,還要當成人物傳記宣傳,還要落入民族英雄上擂台打外敵的俗套。失敗。)

「搞藝術的,天分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誠實。」或許的確如此。但電影可算是不幸的藝術,因為成本昂貴,創作者鮮有能盡情發揮、不必考慮市場的,而市場上不能分辨好壞的觀眾似乎總是佔大多數。因此,我想,導演把電影拍壞了,有時是情有可原的。

當然,藝術作品是否成功,誠實是必要但非充分條件。視野、見識、技藝都是必須的。見識淺陋,自以為是的創作者,再誠實也成就不了好作品。

「勇氣、誠實與堅持,在我們的文化當中,是多麼孤獨的言詞」,或許這才是要害所在,尤其是誠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