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鄭培凱 - 量小非君子

世紀.文字江湖   201694
【明報文章】民間有一句俗話,「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說得非常狠辣,充滿了「食其肉,寢其皮」的怨恨,好像心目中浮現的對頭,千刀萬剮還不足以解恨。到底是為什麼造成如此深仇大恨,我們不清楚,是對頭殺了他摯愛的父母妻兒,非要置之於死地?還是對頭設下過什麼圈套,引他墜入陷阱,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然而,這一句俗話雖然暗藏血淋淋的心機與殺手,卻相當通行,時常聽人說起,因此,也不禁令人懷疑,世上哪來這麼多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或許也只是發發狠,逞口頭的一時之快,把小怨說得天來大。從那怨毒的口氣看來,對手的本領不小,正面對陣打不過人家,只能口頭上說得怨毒,以解心頭之恨,算是毒咒型的阿Q精神,得到一點精神勝利。
仔細觀察這句俗話,可以發現語句的重點,是後一句「無毒不丈夫」,是怨毒情緒的發泄,而前一句「量小非君子」是用對仗句法起興的引子,也就是《詩經》裏的「比」與「興」的修辭法。既然是比興修辭,原意就與整句話的怨毒情緒無關,而是一句眾所周知、理所當然的成語,表達大家視為天經地義的觀念。由於是廣為接受的觀念,就在此移花接木,借來加強後一句的力道,同時也扭曲了原本的概念,跟着「無毒不丈夫」一起發泄怨毒了。不過,「量小非君子」這概念的原意,則是君子寬宏大量,與另一句俗語「宰相肚裏好撐船」是一個意思。
如果才幹不足
由此我們可以推衍出,在民間通俗的潛意識中,折射了社會文化的深層積澱,認為君子是有社會地位的人,而且寬宏大量,不但能夠容納各種不同意見,還能容忍毒丈夫從暗地射來的毒箭。這種通行的社會認識,與儒家長期以來提倡的「君子」觀類似,可見儒學道德倫理的觀念深入人心,世世代代耳濡目染,連詛咒對頭的時候,選用的修辭框架,也若合符節。《論語》記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都是拿君子與小人的品行來對比,以顯示君子的人生意義與追求,與小人是背道而馳的,關鍵就是,君子寬宏大量,能夠容人,而且為他人着想,希望人人都好,沒有嫉妒之心,也沒有暴戾之氣。
《荀子.不苟》篇分析君子的特性,是這麼說的:「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寡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之謂至文。」譯成白話文就是,君子寬宏而不怠慢,廉潔而不苛刻傷人,辯明事理而不與人爭論,明察是非而不採取激烈手段,卓然不群而不強壓別人,堅強而不粗暴,溫順而不隨波逐流,恭敬謹慎又能容人,可以說是最有文化修養的了。在同篇中,荀子也對君子小人之分,做了明確的剖析與對比,說君子與小人的最大差別,不是才能,不是本領有多大,而是對人的態度寬厚不寬厚,能不能為人着想,能不能推己及人。他特別指出,君子有才能當然好,沒有才能也是個好人,小人則不同,有沒有才能都不好,因為他有才無才都做壞,不會為別人着想。君子有才能,就待人以誠,寬宏大量,為社會做好事;沒有什麼才幹,就恭恭謹謹,謙虛工作,也是做好事。小人不然,若是有才能,就盛氣凌人,欺壓弱小,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沒有才幹的話,就滿心嫉恨,造謠生事,傾軋破壞,以滿足自己的陰暗心理。
歷代解經學者,從何晏、皇侃以來,就對君子與小人之分,有過詳細的討論。朱熹在《四書集註》裏綜合了各家的說法,重新提出一個界定的標準,說得很清楚。他說,君子與小人的差別,不在具體的事功,關鍵在於一個是公心,一個是私欲。從今天的思想角度,來看民間俗話「量小非君子」,其實強調的是氣量,是寬容大度,也是民主社會最需要的多元容忍精神。
作者簡介:學者、詩人 近著《品味的記憶》等

1 則留言:

  1.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是讹误句.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方为此联句原意.

    冒请时贤再莫错用此句,误导后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