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練乙錚 - 立會風暴生海變 社運持續三十年

氣短集   香港蘋果日報   2016年9月14日

近日的一些港事,令筆者想起《風暴》,這齣人稱莎翁喜劇中的完美之作。劇中最後一幕《愛麗兒之歌》裏說的sea-change,減省掉連字號之後,早已成為現代英語慣用辭,與字面義接近的中文說法「海枯石爛、地老天荒」的永恒不變隱義相反,指的就是大變:

Full fathom five thy father lies;
Of his bones are coral made;
Those are pearls that were his eyes:
Nothing of him that doth fade
But doth suffer a sea-change
Into something rich and strange.

莎翁這幾行詩說的是,受海水沖擦、侵蝕,腐朽變作了神奇:老頭的骨頭,衍生出珊瑚;他那雙混濁老眼,幻化為明亮珍珠。十天之前的立會選舉結果,反對派變陣成功,六名新秀站到了最前列,成為反對派中的光榮的誓反派,中間跟着的是少壯泛民,後面壓陣的是「老激進」長毛。這真是一個豐富而奇異的海變!

不過,這只是新一屆立法會的一個面相。全面上,大家已經看出了,圖像是三分天下,楚河漢界,涇渭分明:一極是保皇派,一極是「老」泛民,一極是SOB(「自決or better」之謂也;贏了的,自嘲稱作狗崽子又如何?)

然而,圖像顯示不出的,卻是變化帶來的立會新任務。過去,由於《基本法》規定,議會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政改。但這件工作,受到北人的阻撓與惡意破壞,已於兩年前畫上句號;今天誰要是再提「重啟政改」,不是行騙便是無知無聊;說嚴肅一點,就是拿佔運中倒下的年輕一代開玩笑。從今天起,立會的首要議題是2047。

要好好解釋為甚麼反對派得到這次的立會選舉結果,得用上生物學。

物種瀕危了,老的要犧牲,為的是留一條血脈;歷史故事趙氏孤兒裏,長者一個接一個自刎、自縊、撞階,無半點猶豫地捐出性命,後面就是這回血脈事。是次選舉,大量反對派老者票投年輕人,有人說是荷爾蒙誘惑,一點沒錯,因為冥冥中,這個物種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急。這是生物學。

又比如,非涼血動物受重創垂危的時候,手腳冰冷,肢血歸心,為的是要護着主要部位。於是,選舉到了後期,泛民棄保效應一發揮,小黨票盡失,成全了大黨。這也是生物學。大黨你選勝不能驕,要明白,是選民心中肺裏覺着的那種危難保住了你。

2047成首要議題

顯然,這不是甚麼「後生就大晒」,而是反對派這個物種的一個自然反應。前仆後繼三十年,老一輩泛民撼不動政權一根汗毛;如此再過三十年的話,整個香港連帶着裏面存在的所有美好的事與物,都會徹底消失,連「進入歷史」的資格也沒有,因為那歷史會由別的人替代書寫。

在那個爭取民主普選還有點希望的年代裏,「要在我有生之年投下民主選舉特首第一票」曾經是老一輩鬥士的自勵語。但是,在這次立會選舉裏,更多人明白到,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幫助下一代找到他們的活路,方才最重要,而最好辦法,就是交出自己的信心一票,放手讓年輕人自己去尋找。

2047議題浮出,是年輕人在問路。他們提出的一些探索方向,有人認為不切實際,有人認為離經叛道,更有人說,年輕人三分鐘熱度,「話唔定過幾年就煙消雲散」。後者的確說中了年輕人的通病,但2047議題足以長期支撐香港此後的社運,因為這個議題有明顯而不能剔除的「特殊世代結構」,和古今中外的一切社會運動不一樣,夠讓SOB熱足三十年。

熱度:三分鐘還是三十年?

學生和年輕人牽涉社運,不外兩個原因:理想主義、切身利益。以這個基準觀照幾個大家都熟悉的主要由年輕人參與的社運,可悟出有趣結論。

‧中國1919年的五四運動:5月1日開始,6月即終結,後匯入新文化運動。年輕人參與這運動,原動力是愛國主義,關乎道義,沒有甚麼切身利益可圖。

‧中國1966年的文革紅衞兵運動:68年完結,持續一年多。運動由一個老人發起,年輕人很快看破那外加的「理想主義」,切身利益則一點都沒有,有的卻是其後上山下鄉的噩夢。

‧法國1968年的五月運動:幾乎全由左翼理想主義驅動,不到兩個月便完結。

‧美國1967年的反越戰運動:持續三年,運動的和平主義訴求包含道義動機,而年輕人不想被送到前線卻是莫大切身利益。尼克遜宣佈要把越戰結束之後,此運動便很快完結。

‧中國1989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持續兩個月,動機完全是理想主義;遭鎮壓後,一些參與人轉身成為「新威權主義者」,從政權取得實利。

‧歐美以至世界各地的佔領運動:2011年興起,零星出現,大體上都是理想主義驅動的,一般持續一個月左右。

上列各次以年輕人為骨幹的社運,其中最長的一次,就是美國的反越戰運動,特點是既包含理想主義,對年輕人也有強烈的切身利益。但是,一旦戰爭要停止,運動便結束;在運動中成為眾矢之的的「軍工綜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沒人反對了,繼續存在,故運動的理想主義部份可說是失敗的。其他不含或少含切身利益原動力的社運,更不能持久。

史上最長久社運,注意!

但是,目下香港的命運自決運動,起因是2047前途議題。這個主題,既包含爭取自由民主、保持香港原有的法治、廉政等現實價值,因此產生理想主義原動力,但又與年輕人之欲避免失身於極權統治息息相關,因此也包含強烈的切身利益動機。

更甚者,這個2047議題,今後30年之內也不會消失,而此期間,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將進入中學、大學,達至投票年齡,而他們稍微年長之後,又會有更年輕的一批接踵上場;如此源源不絕,面對的卻是同一個2047,所不同的只會是,越接近那大限,問題越逼切,產生的運動能量便越大,而運動的形態,更必然越發激烈。此便是這運動含有的「特殊世代結構」。

前述史上各次社運,都發生在人口增長旺盛、年輕人比例偏高或最高的年代。但香港目下這個2047前途自決運動,反而發生在年輕人比例跌至最低之時。其所以一定能夠延續,靠的就是那不會自然消失的「特殊世代結構」;再加上強烈的理想主義和切身利益,三個基本因素合共一起,所帶動的,將會是世界史上最持久的以年輕人為主的社運!

然而,這個運動發展下去,卻會有更廣泛的支持者;這是因為,大約二十年之後,今天的年輕人陸續進入中壯年,植根各行業各階層,但他們面對的2047因素卻「打唔甩」。一個有年輕人的衝勁、更有中壯年人的成熟和資源方面幫助的運動,你怕不會越來越強大麼?時間站在誰的那邊,大家現在應該清楚了。

政權如何擊潰這個運動

自決運動的目的,在解決香港前途問題。激化這個問題的,是一國兩制十多年來在日漸受更多干擾的同時,梁政府高調推動的港深同城化、港陸融合。既然如此,運動要達到的目的,便是中港永久而深刻的區隔,基調因而充滿分離主義。但是,如果政府要化解以至完全擊潰這個運動,其實也有辦法;上面既分析了產生、延續和壯大這個運動的三個因素,政府只需順藤摸瓜就可以了:

辦法一:取消2047大限。這個不太難,把《基本法》永續,或者容許港獨、歸台、歸英,等等,都可以,即只要實現「中港永久而深刻的區隔」便行。

辦法二:同時取消運動的理想主義和切身利益兩個因素。這個更容易,滿足香港人的自由民主訴求,因素便自動消失。

辦法三:用糖衣炮彈對付社運新世代。這個最容易,政權用點小聰明花點小錢便做到。其實,讓那些受夠街頭抗爭之苦的社運新領導進入議會,享受幾年「尊貴的議員」的身份,感受一下膨脹了的自視重要性,就可達到目的。

對社運而言,最後一個辦法很危險,因此筆者也不能不特別對一眾年輕人作一提點。當選的SOB從第一天開始就要知道不能戀棧,尊貴的議員只能做一屆,最多兩屆,就必須退下,由其他同道替上。不客氣地說:大家看看一些「老社運」今天的光景就明白。

佛教提醒出家人說:「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這個教誨背後所包含的人性軟弱,也是「海枯石爛、地老天荒」般永恒的呀!

5 則留言:

  1. 「老社運」長毛的墮落,就是很好的例子。

    回覆刪除
  2. "尊貴的議員只能做一屆,最多兩屆,就必須退下,由其他同道替上。"

    社運路途甚為艱苦, 沒有多少人願意接棒, 不是長毛不肯退, 而是沒有有能力的人替上, 市民寧願支持長毛也不願給機會予能力不明或來歷不明的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長毛的社民連 , 成個黨咁多人 , 都冇一個可接嗎 ? 全部都是廢柴嗎 ? 要靠長毛先有飯食 ? 長毛沒有培養接班人嗎 ?

      刪除
    2. 社民連成員大概祇有數百人, 能人異士雖有不少, 他們在各行各業都有所成就, 但願意犧牲從政接長毛棒的人估計不多, 即使有人願意, 卻不為市民熟悉, 知名度不高, 選舉難有勝算. 長毛日理萬機, 事務繁忙, 培養接班人的事情, 他不可能沒做吧.

      刪除
  3. 社民連的能人異士,追打學生哥的事蹟,在大專學界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