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蔡海偉 - 有錢派糖 無錢讓老弱安老

2011年3月24日

【明報專訊】溫家寶總理重提香港要注意3件事,包括要有一個長遠的、科學的發展規劃、要重視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及努力改善民生,對特區政府是當頭棒喝,可惜政府的回應只是依然故我,更說:「謀劃長遠、改善民生及照顧老弱一直是特區政府施政重點。」

如果照顧老弱一直是特區政府施政重點,為什麼在2007至2010年的3年間,有5244名長者在輪候護養院時逝世,只有1600人可以獲編配宿位?這些長者全部經過政府中央機制評定為需要護養院服務,屬於非常體弱及家人難以照料的一群,為什麼政府未能讓他們可以比較有尊嚴地度過人生最後階段?

同樣,嚴重弱智或傷殘人士輪候院舍亦往往要等10年。是政府未能估計服務需求量,或對他們的困境視若無睹?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政府與社會服務團體已經有一套程式評估長者及殘疾人士對服務的需求,雖然結果與實際需要往往有出入,但亦不失為清晰的指標,協助政府進行服務規劃。

如果大家翻閱1991年出版的社會福利白皮書,就可以看到政府預早計劃往後8年增加6000多個護理安老院宿位。1992年的復康綠皮書,亦根據當時的輪候情况計劃在10年內增加接近4000個宿位,為當時正在輪候服務的殘疾人士提供足夠服務。

長遠承擔 為福利服務作出規劃

直至1998年,政府決定停止原有的5年規劃機制,及後在2000年,社會福利署在「整筆撥款資助制度」手冊中,承諾將進行短、中、長期服務規劃,社福界當時亦普遍支持。可惜手冊上的承諾到現在並沒有實現,政府只是密謀從手冊中刪除所有有關服務規劃的篇幅,但卻因為受到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極力反對而未能成事。

社福界一直爭取及早為服務作出規劃,有幾個主要原因。首先,有不少服務如長者及殘疾人士院舍,都要預早幾年準備,選址、設計、裝修等最少要花3年時間,而且預早選址及作出公布,就可減少因居民反對而令計劃胎死腹中。人手配套亦是十分重要,不少院舍服務都需要護士及物理治療師等醫療專業,現時普遍都有一至兩成短缺,預早規劃將有利培訓人才。

另外,服務規劃亦可提高透明度,及促使政府訂定清晰的服務目標及承諾。現時政府每年宣布增加幾百個宿位,好像已做了很多,實際上市民未必知道原來服務增幅遠遠落後於輪候人數。例如去年財政預算案宣布增加268個殘疾人士資助宿位,市民可能以為政府已回應了殘疾人士的需要,但實際上輪候人數有高達 7000人,以去年的增幅則需要26年才可開設7000個宿位。如果有服務規劃,政府就有責任清楚交代5年或10年計劃,以及服務發展的目標,讓社會衡量是否足夠,不易蒙混過關。

政府拒規劃 唯一解釋缺乏承擔

提高了透明度自然亦會迫使政府作出較大承擔,因為政府總不成向輪候服務的長者或殘疾人士說,要26年才可為他們提供足夠服務。如果政府連續4年「派糖」亦用去1600億元,則更難以解釋為何不願意每年以7至8億元,為所有有確實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合適的服務。

即使是個人、家庭、公司或社會服務團體,都會有一些短期或中期計劃,大學撥款委員會與各大學制訂3年計劃,醫管局亦有5年計劃,但政府直到現在仍然極力阻止為社會福利作較長遠的規劃。據悉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即將完成的長遠福利規劃報告,亦只會承諾每年為服務發展作出建議,而否決社福界一直爭取的中長期規劃機制。

政府堅決拒絕為福利服務作出規劃,唯一解釋就是缺乏承擔。在1990年代,政府透過綠皮書諮詢公眾及取得社會共識,然後在白皮書展示10年計劃,就是向市民作出承諾,願意盡力為弱勢社群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到今天,政府不願對未來作出承諾,對弱勢社群作出承擔,只是每年透過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案公布政府增加服務的「德政」,期望博取社會掌聲,結果每年有數以千計長者在輪候院舍期間逝世,令眾多長者在極不合適的環境下度過餘生,對比香港的經濟條件,實在極不合理。

作者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