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3年9月11日
蔡明亮憑電影《郊遊》奪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大獎。他發表致謝辭時說:「多謝兩個國家,台灣及法國。」記者會上,有一位中國記者問蔡明亮怎麼看中國電影。蔡說:「每個國家都可以創作好電影,但基本條件是自由,我非常祝福中國導演有更多的自由,我昨天有跟中國記者談到自由的問題,他說他們很自由,我說在我外人看來,艾未未才是最自由的人,即使他坐牢,他都是最自由的。」講完之後全場拍掌。記者會後蔡明亮被問到他怕不怕因這段話被中國封殺,他淡然表示:「沒有,這是我應該說的。」
昨天有消息說,成龍在今年六月出席多倫多一個影展活動,其時安大略省美術館正展出艾未未的作品,而艾未未被中國當局禁止出席,加拿大國家廣播公司訪問成龍時問他怎麼看待艾未未的處境。成龍回應說:「艾未未?誰是艾未未?我,我不知道誰是艾未未。」
獲威尼斯電影大獎的蔡明亮指為中國最自由的人,而香港巨星成龍卻不知道誰是艾未未。他真是不知道?英國《衞報》的網誌文章引述艾未未最近接受加拿大電台節目訪問,認為成龍根本知道他是誰,卻刻意矮化他,因為成龍是一個親政府演員,而且演得極度靠近政權。文章作者認為,成龍的附和中國政府,提醒了大家,艾未未是多麼孤獨和勇敢,他是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龐大的敵人。
兩樁事情,反映了兩岸三地三個藝術工作者的世界觀。作為藝術家,蔡明亮所說的自由不是人身的自由,而是思想的自由,是沒有被權力金錢所綁架的創作與表達的自由,即使坐牢,即使受到龐大政治權力的壓制,即使孤獨,仍要忠於自己的良知去發聲,在一個真正藝術家眼中,這樣的人就是最自由的人。
如果對明知道的人或事裝聾作啞,為迎合政治權勢、撈取利益而昧着良心說假話,縱使獲得功名利祿,過着虛榮的被人艷羨的生活,但如張愛玲所說:「最可厭的人,細加研究,結果總發現他不過是個可憐的人。」因為他沒有獨立的思維沒有獨立的人格。
大陸的媒體在報道蔡明亮獲獎的消息時,全都略去他致辭中「多謝法國同台灣」這一句,也當然沒有報道他在記者會上關於艾未未的話。因為主持大陸媒體的都是不自由的可憐的人。
是不是蔡明亮存有偏見,把批評政府的聲音稱為自由而親政府的聲音則指為不自由呢?這並非偏見,而是針對一個專制政權的正見。自由民主的政權,不會介意任何批評的聲音,因為對政治的批評與討論,是公民的權利甚至本份。作家、藝術家,一般都會站在體制的對立面,是體制和權力的主要懷疑者。而所謂言論自由,主要是指有表達異見的自由。如果是支持政府,就毋須表達,因為政府已經是這麼做了。
幫港出聲、愛港之聲,附和政府、為政府辯護的學者、專家、文化人近來較多湧現,顯示在政府公信力一再探底的情況下,背後的無形之手頻頻發功。但他們所說連自己都不信的歪理,總是越說越讓人對政府反感。這種不自由的言論大量出現,正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每下愈況的原因之一。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前天批評港人創新競爭力差強人意,呼籲年輕人不要只顧玩微博、WhatsApp等等,而要敢於創新。這些話當然不是沒有道理,但由一個代表拒絕自由的政權的人來說就有點滑稽。
香港過去的成功正在於法律保障下的自由,批判精神促使創意無限。2008年台灣大選後,大陸有一篇署名岳海的長篇評論〈第三次共和〉從台灣談到大陸,談到香港。文章說,「如果內陸民間力量過份薄弱……那麼不要忘記還有港、澳、台這三顆不受中央指令直接控制的『衞星』。中國的前途不是讓這些制度和文化上的『異數』為內地傳統基因所同化,而恰恰在於如何讓這些地方的制度和文化逐漸影響內陸各地乃至中央;我們顯然更樂於看到山西成為香港,而非香港成為山西。……」
這位大陸的智者看出了中國前途的所在,但他沒有看到香港致命的政治地位正是「衞星」而不是「行星」,衞星地位使綿延不絕的大陸移民和自由行暴增,於是他不幸言中:香港「制度和文化上的『異數』為內地傳統基因所同化」。自由褪色,創意低迷,中產的移民潮漸顯現。香港年輕人奮起的本土化抗爭,佔中的爭取真普選,正力挽狂瀾,想拉住「香港成為山西」的大勢。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damned right, man! have you, for one, started a campaign to do so yet? how can we overseas hongkongese help in any way, man? please advise, ma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