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12年11月3日
台灣「富四代」買下了香港人的報紙,江湖遂有陰暗猜度,這位貌似鄧光榮的富家子身揹官司,被判九年,正在上訴,一旦掌握了影響力強大到恐怖地步的傳媒,肯定非常有利於跟政府「談判」;此之所以,他不惜投下巨資,把鈔票送給香港人。
但這畢竟只是陰謀論和動機論,誰都不是富家子的肚裡迴蟲,誰都沒法說得準,亂猜亂度,未免不夠公道,唯有日後見真章,且看其手上傳媒之變化表現再來評斷。
可是,猜度亦是人權和自由,這叫做fair comment,而針對賣盤之事,台灣資深報人張作錦最近寫了文章,談了往事,頗值思考。
張先生說,許多許多年以前,「《聯合報》大股東范鶴言改行經商,央請王永慶接下他的股權,王於民國61年進入《聯合報》任董事長,但當局傳話說,『台塑已經是全國最大的企業了,如果王永慶還握有全國最大的報紙,那麼他的話政府還能不聽嗎?』王永慶正派經營塑膠事業,不炒地皮,不炒股票,在社會素有清望。他進了報館,未必會興風作浪,將公器私用。但執政當局不放心,對財團涉入媒體的後果感到憂慮。也許覺得,對相對弱勢的社會大眾來說,這是不公道不安全的事。於是本為被動參加報紙的王永慶,就順水推舟的急流勇退了。那個年代,被今人劃為威權政體,不民主。可是與大眾利益有關的事,當時作『主』的人,心中倒是還有『民』的」。
其實,當年的蔣家政權不願見到王永慶收購報紙,是否只因「心中有民」,難說,但就收購效果而言,假如媒體高度集中於財閥之手,不管對百姓或政府而言,皆非妙事,實屬威脅,不可不防。這是新聞研究的abc了,大專學院的「傳媒倫理學」課程必談此理,許多國家和社會的法律亦對此有所防範,然而在高舉新聞經營自由的廿一世紀裡,台灣當局可以限制媒體的壟斷集中,卻不容易限制財團的跨行創辦,只好眼睜睜看著富家子把媒體弄到手裡,成就他的媒體霸業。
隔海遙觀,有個問題倒是我這個傳媒門外漢所弄不明白的:既然香港人所辦的報紙和周刊皆有市場並且是大市場,為什麼過去十年以來,台灣一直沒有財團另起灶爐,自行創辦市場定位完全相同的報刊?為什麼要等到港人賣盤了,才高價接收?是台灣人欠缺魄力,抑或另有理由?
且向香港和台灣的不太做研究的傳媒教授討教,唯望對小弟有以點醒。
"為什麼過去十年以來,台灣一直沒有財團另起灶爐,自行創辦市場定位完全相同的報刊?"
回覆刪除問得好. 在香港, 大部份報章基本上"蘋果化", 台灣讀者是否憎惡抄襲, 報業傳統是否尊重原創鄙棄抄襲, 問題值得探討.
果然隔海有隔閡。台灣的報紙,大概除了聯合報還維持古板的排版跟報導方式外,其他大報都有跟進,只是做不到蘋果的程度。就像黃哲斌說的「一份成功的蘋果日報,以及三份不成功的蘋果日報」。
回覆刪除而壹週刊亦然,性質相近如時報週刊早就跟著壹週刊的腳步了,但也是個不成功的假貨。
至於失敗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台灣人不像香港人,他們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