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3月4日
近年本土派與被譏為「大中華膠」的民族主義分子的爭論中,涉及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這部份是兩派爭論焦點。民族主義分子認為沒有民主中國就沒有民主香港,而本土派認為中國的事與香港無關,香港人亦沒有能力去理中國的事。
筆者的政治取態是比本土派還激進的獨派,甚至對近年有部份本土派提出「建國」理論背後的奇怪邏輯不表認同。只不過,筆者對中國民主運動也並非不予理會。對中國維權運動的興起,也是樂觀其成。其實兩者只要互相包容,兩者是依存的關係,多於實際敵對的關係。
以往泛民主派所有力量都可以放在中國民主運動上,不用出來捍衞香港本地人的利益,皆因英治年代的殖民地政府,已經做了與中國周旋的工作。在彭定康年代,民主派天天喊建設民主中國都沒有問題,因為實際就香港與中國利益問題作周旋是英國政府和香港政府。但今天英國人已經不在,而公務員主導香港政府的年代,像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等人還會多少捍衞香港自主和利益,但梁振英未上台前,大家都已經知道他是出賣香港利益的石敬瑭,否則他怎會以提倡擾民的自由行而沾沾自喜。當香港政府不是由香港人民選出,代表中共利益時,香港人就得捲起衣袖自力救濟。本土派的出現,事實上填補了英國人角色的真空,只要梁振英繼續當石敬瑭,這類民間以激烈行動自救的手法實屬必然。一如巴勒斯坦在連自治政府也沒有時,巴解幹盡恐怖勾當。愛爾蘭未與英國締結成立自治領協議時,愛爾蘭共和軍手法亦相當殘忍。但巴解和愛爾蘭共和軍當政後,除少數激進派系未放下槍外,大部份人都變成平和溫和,因為巴勒斯坦人和愛爾蘭人的利益得到一個合法政體保障,毋須再靠武裝對抗。
只不過,中國民主運動進展是否真的不用理嗎?這也不盡然。基於香港地理位置,以及中國的龐大人口和國土面積,不論你願不願意,中國政治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日本人便深知這點,投盡大量人力物力在中國研究之上,對中國國情最瞭然指掌的國家,當推日本。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投資不少資源在孫中山的革命事業,雖然日本實際上未得到回報,但至少日本有投資在中國革命取利的戰略眼光。怎樣令中國變得更文明,這是香港生存必須思考的課題,當然,本土派思考這問題上,應以香港長遠利益來思考,這與民族主義分子普遍以中國優先,犧牲香港的思維有所不同。但筆者不會與民族主義分子斷絕所有對話,甚至不對中國最新情況投放資源去研究,因為中國問題始終是香港生存問題上揮之不去的一環。
簡單而言,民族主義者知道本土派擔當的角色,對維護民族主義分子在中國國土最後空間上的生存是重要的,而本土派亦知道民族主義分子在中國未來的付出,亦有可投資的價值,就不會有兩派無謂的爭論。筆者倒懷疑兩派之間都有共產黨的卧底煽風點火,有研讀中共黨史的人,不難看出有哪些人是為老共服務,多於為正義服務。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