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Vic - 單向度的人

2015年3月14日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是社會學名著,1964年出版,作者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是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獲譽為「美國新左派之父」(但馬庫色本人非常不喜歡這名號)。

台灣麥田出版社新推出此書中文版,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萬毓澤以之前兩個中譯版為基礎,「逐字逐句對照原文校訂,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審定。萬教授在該書審定後中表示:

我不敢說我審定後的譯本完全沒有錯誤,但可以保證是迄今最可靠,文字也最流暢(西化語句比例最低)的譯本。原文涉及法文、德文、古希臘文的部分,我全部沒有放過,皆一字一句修訂,連註釋的文字我也全校訂了,讀者可以放心閱讀。

這本書是我對中文社會科學界的重要貢獻(且容我不謙虛一次),我希望有更多學界同仁可以加入這個行列,一起為學術翻譯略盡綿力。

做過校譯的人都知道,「逐字逐句對照原文校訂」,往往比自己翻譯更累。《單向度的人》是嚴肅的學術著作,對一般人來說不是易讀的書。萬教授對學術翻譯有熱情,在中山大學和國家教育研究院開設「社會科學翻譯研究」課程,他為本書付出的心力,值得中文讀者珍惜。

以下介紹這本書,內容翻譯自維基百科有關該書的英文詞

以「大拒絕」對抗社會宰制

在《單向度的人》中,馬庫色廣泛批判當代資本主義和蘇聯共產社會,闡述了這兩種社會中新形式的社會壓迫如何平行興起,以及西方革命潛力如何衰減。他認為發達工業社會製造出虛假的需求,而這些虛假需求藉由大眾媒體、廣告、產業管理和當代思維模式,將個體融入現存的生產和消費體制中。

結果這產生了「單向度」的思想和行為世界,身處其中的人批判思考和行動抗爭的潛質與能力均大大衰減。在這種環境下,馬庫色認為唯有「大拒絕」(great refusal)才足以對抗無孔不入的社會宰制。他花了很大篇幅為「否定思維」(negative thinking)辯護,認為這是對抗當代盛行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一股顛覆力量。

馬庫色也分析了工業勞工階級如何融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及資本體制如何以新方式維持自身穩定,因此質疑了馬克思主義者有關革命無產階級和資本體制無法避免危機的基本假設。馬庫色倡導發揮少數群體、局外人和基進知識份子的非一體化力量,嘗試藉由提倡基進思想和抗爭,促進抗爭的思想和行為;這立場與正統馬克思主義顯然不同。馬庫色認為那些據稱奉行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出現的官僚化趨勢,對自由的危害一如西方資本體制。

Georg H. FrommWilliam Leiss等人在致《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的信中,概括了《單向度的人》的四個主題:

一、「單向度的人」這概念認為人類的存在有當前向度以外的其他面向,但這些面向被消滅了。這概念認為人類以前視為私領域的事物──例如性(sexuality)──已成為整個人對人的社會支配(social domination)系統的一部分。它並指出,極權主義可以在並不使人覺得恐怖的情況下強加在人類身上〔這令我想到那些為「中國模式」歡呼喝采的人〕。

二、技術理性(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已建立起人類自由的物質基礎,但它繼續為壓迫的勢力服務,使得當代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均變得貧乏。〔這令我想到可憐的香港人。〕在當前環境下,技術進步支配人類有其邏輯;我們需要質的躍進(qualitative leap)而非量的積累(quantitative accumulation),才能將這股毀滅生趣的力量轉變為助人幸福生活的力量。

三、馬庫色的分析以「否定思維」或辯證思維為基礎。這種思維認為既有事物不是它們表面看來那樣,事物中固有的各種可能性遭否定。它要求「免受已知事實的壓迫和意識形態力量支配之自由」。

四、對於人類是否可以克服技術社會日趨嚴重的宰制和不自由,本書大致上持悲觀看法。它集中審視當前體制遏制和排斥一切替代模式的力量。

消費主義──社會控制的一種形式

馬庫色強烈批判消費主義,認為這是社會控制的一種形式。他指出,發達工業社會雖然宣稱是奉行民主體制,但實際上卻是威權的(authoritarian):人們的自由觀(perceptions of freedom)受少數幾個人主宰,可以選擇的只是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購買哪些東西。在這種不自由的狀態下,消費者的行為是不理性的:他們超時勞動(如果只是滿足實際基本需求,他們根本不必那麼長時間工作),透過物質的東西尋求社會聯繫,忽視這種生活方式的有害心理影響,忽視它造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傷害。

比這更不理性的是:工業社會不斷創造出新商品,舊商品因此必須廢棄;這促進經濟成長,鼓勵人們付出更多勞動,以便能夠購買更多東西。個體喪失其人性,成為產業機器中的一件工具,消費機器中的一個齒輪。此外,廣告維繫消費主義,向大眾宣揚花錢就能買到幸福,而這訊息實際上可能造成重大的心理傷害。

我們可以選擇反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反消費主義貶低所有非必要的消費和勞動,反對浪費。但因為廣告與商品化徹底互相滲透,所有東西都成了商品,我們實際需要的東西也不例外,反消費主義之實踐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