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趙崇基 - 遮掩的文化

明報   201624

伊朗總統魯哈尼出訪意大利,在羅馬Capitoline Museum與意國總理見面,意方用木板將館內裸體雕像封起來,意人斥政府為取悅來賓,背棄國家文化,乃文化投降。

到底這是伊方意願還是意方旨意?到底是主人尊重來賓文化?還是來賓不尊重主人文化?兩國首腦,不妨站在白板下,談談伊意藝術之別,才夠寓意深長。

兩年前去了伊朗一趟,對伊朗文化印象極深。伊朗人識字率高達97%,大學入學率58%,與德法等先進國家不相伯仲,而且女大學生比男生還要多。我在伊朗遇到的中年人,大部分知書識禮,年輕人當中,不少都是大學生,渴求與外人溝通。

在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Esfahan),這個伊朗的文化古都,也是我最鍾愛的伊朗城市,帶我的導遊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教了幾十年書,退休後,為了生計,當起導遊來。

我在伊斯法罕留了好幾天,每天都非常享受與這位老人家聊天,說說他的家事,他的祖國文化,這個神秘國度的信仰與政治,最後一天,他還請我到他家吃飯。他對中國相當好奇,每次將伊朗與中國相比,他都問得鉅細無遺,有時還筆錄下來。

跟他遊城內的世界遺產伊瑪目廣場(Imam Square),這個被清真寺、皇宮與市集包圍的廣場,已經成為市民晝夜聚集之地,我每天都走到那裡,與當地人聊天,看到了最落地的伊朗人生活。

老導遊跟我說,這是全世界第二大廣場,僅次於天安門廣場。我跟他說,天安門廣場是權力的象徵,相比之下,伊瑪目廣場親民得多了。他若有所思,又用筆記了下來。

去別人的地方,就是要看看別人不一樣的文化,半遮半掩,到底為了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