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姓黨",這在中國似乎並不值得大驚小怪:自誕生以來,它們有不姓黨的時候嗎?但是,上周的一幕仍然令人感到震撼:習近平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視察中央媒體,新華社以大幅標語宣示"我們聽黨指揮",央視則以在巨幅屏幕上打出大字"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閱"拔得頭彩。
這種"檢閱"並不意外,但是也非尋常,它意味著中共輿論控制的升級,是一種軍國主義思想效忠。在這種效忠面前,央視近年來剪輯播放被打壓者"自我懺悔"等惡劣行為,似乎只是一場更大的思想災難的前奏。
有些習慣了黨媒表演的人們,對這種閱兵式效忠不以為意。有人甚至認為,那些媒體工作者不過是在演戲,逗習近平高興而已,誰也不必當真。也有人認為,這種戲演得太拙劣,騙不了人,反而暴露統治者粗鄙和愚蠢,是他們自殺的毒酒。
這些說法都不無道理,但是我仍然認為,不能忽視思想效忠的後果,何況是以這種赤裸裸的軍事管制模式。形式即是內容,愚蠢的表演佔據輿論舞臺,不僅意味著表演者的愚蠢,同時也意味著對於信息接收者的愚化教育。
"網友"給任志強上黨課
愚化教育的一個結果,就是在文明社會中令人羞愧的表達,可以冠冕堂皇、義正辭嚴地出現在主流媒體。一篇《誰給了任志強反黨的底氣》開始是這樣的:"一句'黨媒姓黨'能讓'優秀黨員'任志強跳得這麼高,不惜把黨性與人民性對立分割,不惜充當某些勢力的急先鋒,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黨性淪喪的個體,以及這個個體所代表的群體的冰山一角"。中國人這種文風並不陌生,它就是"文革"大字報體。所謂"文革結束"四十年來,它從來沒有遠離,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趾高氣揚。
過去十多年間,在中共輿論控制之下,真正的思想討論和時事評論被驅逐,若干地產商被媒體捧成"公共知識分子"。在商業明星的光環之下,他們變成了人生導師、時事評論人甚至哲學思想家。任志強是其中之一。
正如任志強不久前公開表態一樣,地產商們從來沒有"反黨"。但是只要正常思考就可以"犯錯",他們時常會發表一些"妄議中央"的言論。習近平視察央媒之後,任志強在微博上說 "人民政府啥時候改黨政府了?花的是黨費嗎?" "當所有的媒體有了姓,並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時,人民就被拋棄到被遺忘的角落了!"
這一言論引來不少反擊。某網友以"給任志強上黨課"為題,批判其作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卻不知道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質特徵就是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也不知道黨和政府的基本關係,更不知道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全社會中都處於領導地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網友"二字,曾經代表著那些與主流聲音不協調,因此沒有機會在主流媒體發表意見的人。宣傳部門大量聘用"網絡志願者",冒充普通網民發言之後,越來越多的"網友"的發言,幾乎就是領導的講話稿。
"黨媒姓黨"不只是黨媒的事
這些"網友"的言論,讓一些為黨說話的知識人也感到難堪。沒有想到的是,相比那些費力講道理的知識人,黨寧可要這樣粗鄙的言論,推出連文句都寫不通順的"網絡作家"周小平作為宣傳典型。
這種羞辱並沒有讓知識人放棄"思考"。一些人思考的結果是,任志強既然是"優秀的共產黨員",的確就沒有資格批評黨。除非他先退了黨,否則這些話有違倫理。
可以理解的是,體制內人士"兩頭討好"讓人反感。但是,在要求任志強退黨之前,應該看到中共壟斷了一切資源。一個非黨員固然也有機會發財,但是在給定的時期和給定的背景下,不入黨就意味著沒有升職機會,退黨更可能等同於犯罪。退黨的巨大代價,並非所有人可以承受。不退黨就不要批評黨,無疑是要求他們效忠專制政權。
再說,任志強宣誓加入的共產黨,未必就應該是這個模樣。在早期共產主義者看來,繼承毛澤東衣缽的習近平,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為什麼不要求他退黨呢?
"黨媒姓黨"也帶來同樣的爭論:既然是黨媒,難道不應該聽黨指揮、為黨說話嗎?一直有中國媒體人在抗爭,但是他們也一直被質問:吃黨的飯,豈能砸黨的鍋?要批評,先辭職吧。且不說事實上很多媒體人因此辭職或者被辭職,首先應該看到在中國"普天之下莫非黨媒"的現實。"吃飯不砸鍋",無異於從另一個角度要求所有媒體人都對黨"絕對忠誠"。
因此,"央視姓黨"不僅事關央視,而且是發向中國所有媒體人的咒語。那些與中國媒體有著各種合作關係的外國機構,也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合作對象了。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