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蔡子強、陳雋文 - 桑德爾讓我們反思:當閱讀及求學也變得銅臭

2016317
【明報專訊】上周五,中大邀請到被《華盛頓郵報》形容為「全美最知名大學教授」的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蒞臨作學術演講。結果反應熱烈,邵逸夫堂全場1600個座位坐滿,不少校外人士原都想慕名而來,但卻苦於一票難求。
桑德爾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為他在哈佛所教授的一門課「正義」(Justice),不單在該校深受歡迎,而當這門課製作成錄像,以及出版成書,也在全球範圍引起哄動。據報道,如今負責領導全國打貪的中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亦曾向中共最高層中南海諸君,推介過這本書。
今次中大演講新意不大
但今次桑德爾來中大講的不是這個題目,而是他的另一本力作,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中譯本《錢買不到的東西》)。相信,這是基於有關正義這個課題較複雜艱深,很難於一個多小時內講清楚;况且,對於一般市民來說,兩本書比較,《錢買不到的東西》比起《正義》,趣味性和可讀性都更高,也更容易結連生活上的例子。
較可惜的是,桑德爾今次演講的主要論點,甚至用來解說的例子,例如腎臟買賣、以錢獎勵閱讀、為學童慈善勸捐提供金錢回扣、託兒所家長遲到罰款等,基本上都在書內講過,所以,對於那些讀過這本書的觀眾,可說是新意不大。况且,雖然演講以互動形式進行,卻不設答問環節,所以就算大家讀過其著作後有疑問,亦沒有機會發問。因此,亦只能把今次當作是一次能夠現場一睹這位明星級學者其魅力和演說風采的機會而已。
兩大論點:「平等」與「腐化」
言歸正傳,桑德爾的主要觀點是,反對把市場的邏輯引入日常生活其他原本非經濟的領域,把我們珍惜的很多事物,都變作可以用錢買賣。其論點主要有兩個,第一點有關平等,第二點有關腐化。
先談第一點「平等」。作者說:
「在一個每樣東西都可以買賣的社會裏,所得微薄者的日子會比較難過。當錢可以買得到的東西愈多,富裕(或貧窮)與否就變得更要緊……如果富裕的唯一優勢是有能力購買遊艇、跑車、奢華假期,那麼所得和財富的不平等就沒那麼要緊。但是當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多——政治影響力、良好的醫療服務、位於安全而不是犯罪率居高不下住宅區的家、進入精英名校而非爛校的管道——那麼所得和財富的分配就愈顯重要了。當每樣好東西都待價而沽,有沒有錢,就有了天壤之別……所有東西商品化拿來買賣的結果,使得金錢變得更加重要,也加深了不平等所造成的痛苦。」(見此書中文版,頁2526
再談第二點「腐化」。作者說市場具有侵蝕性傾向:
「把生命中各種美好的事物標上價格,有可能導致其腐化……當小朋友閱讀就付錢給他們,這或許會促使他們閱讀更多的書,但也會因此教他們把閱讀視為一樁差事,而不是內在滿足的來源……市場凡走過必留下痕迹,而且有時候,市場價值會排擠掉值得我們關注的非市場價值……生命中某些美好的事物,一旦被轉化為商品,就會淪於腐化或墮落。」(見此書中文版,頁2627
桑德爾在中大的演講裏,以(一)「是否贊成容許人的腎臟在市場上以金錢作自由買賣?」以及(二)「是否贊成以每讀一本書,便給孩子幾元作獎勵,來促進閱讀風氣?」與同學作了兩輪的互動式討論。
以現金獎勵學生閱讀?
因篇幅關係,我們這裏且集中討論第二個課題。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提供經濟誘因會促進人們多做某些行為。不錯,有些孩子可能因為喜歡閱讀而看書,但也有很多孩子並非如此;為了讓後者好,為何不可以用金錢來為他們提供讀書的誘因呢?更何况,兩個誘因加起來定會比一個好。
桑德爾說,實驗顯示,小孩確是會因此讀更多的書,但卻同時是篇幅較短的書。
其實讀者也不難想像,如果從功利的角度出發,要「多快好省」,短時間內讀數目最多的書,究竟「最有效」是要讀些什麼書?自然是「垃圾書」和「雞精書」,定不會是經典名著。畢竟一冊《戰爭與和平》,比起一本娛樂圈明星八卦書,自然難讀得多,也花時間得多,但孩子眼中,卻只是看到兩者的金錢價值一樣。
就算你乾脆為孩子定下書單,但孩子的心態究竟會是:但求囫圇吞棗,草草「啃」完這些書,快快收錢了事;還是會之後再花時間,多思考書中的內容和啟發呢?
這樣,久而久之,很易讓孩子從小就誤以為閱讀只是一種賺錢的手段。如果一天市場提供比起閱讀「時薪」更高的「工種」,小孩就會很易捨之而去,因為,在他們眼中,閱讀已經成了一種商品,並會以同樣的金錢標準,拿來與其他商品作比較。閱讀本來擁有對心靈的美好和淨化等,便會慢慢遭腐蝕掉。閱讀因而會被降低了層次,孩子再非以適當的衡量模式來看待閱讀。
桑德爾當晚作了一個即場民意調查,問問現場有哪些人贊成哪些人反對,以現金獎勵小孩閱讀,結果是正反各半。有趣的是,我留意到,現場不少大學高層,都舉手反對。
那麼獎學金又如何?
但更有趣的是,之後,有位台下同學與桑德爾互動時,卻提出一條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為閱讀應有其自足價值,不應與金錢混為一談,那麼我們又應如何看,今天大學設立大量形形色色的獎學金,來獎勵學生報讀?又或者,家長以「讀好書,有前途」,來說服子女乖乖在學校念書?
這對一位大學教授來說,真的是一個十分尷尬的題目。
身在大學,近年目睹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學千方百計募捐巨款回來,成立大量形形色色的獎學金,來吸引香港以及中國大陸各高考「尖子」、「狀元」報讀。請注意,獎學金不同助學金,它不是用來幫助家境有困難的學生來應付學費和生活費,而是無論有錢無錢的都可以攞,目的就是要「撬」來成績最好的學生。於是不少學子都學識「擇肥而噬」,揀選獎學金最大份的大學和課程來讀。
我們常常笑談今天的中學家長,每每機關算盡,都是要為子女「贏在起跑線」;其實,如今的大學管理層,又何嘗不是如此,大費周章的去籌募獎學金。說穿了,便是他們相信只要吸引和招募到成績最好的學生入學,大學一樣能夠「贏在起跑線」。
求學是否應有自足價值(桑德爾口中的「intrinsic value」)?當揀大學揀主修,都慢慢轉化成一種商品時,在此潛移默化下,教出來的會是怎樣的一班「社會未來棟樑」?對社會的風氣和價值觀又會有何影響?如果家長不應以現金獎勵小孩閱讀,以免讓小孩把閱讀當作是賺外快的「工種」時,那麼對於更重要的大學教育,為何卻又可以一樣的功利,以獎學金之名獎勵報讀?
幸好,當時桑德爾沒有隨即再作一個即場民意調查,問問有哪些人贊成哪些人反對大學以獎學金獎勵學生報讀,否則的話,那幾位剛剛舉過手反對以現金獎勵小孩閱讀的大學高層,準會十分尷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