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1月31日
《學苑》新一期兩篇文章,讀後深深感動,為香港有這樣的年輕人而驕傲,也為自己的時或躊躇而慚愧。泛民主派、雙學、三子,請放下身段細讀細想。
今天談的不是抗共攻略,而是最廣泛支配香港市民生活的法則:「搵食」。在港英時代,自由、法治、人權就像陽光空氣一樣,毋須爭取就自然得到,在那種環境下,香港人最主要的精力投放,就是在法治的機會平等之下,各顯神通去賺錢,亦稱之為「搵食」。因「搵食」而衍生到「搏到盡」甚至「賺到盡」,是香港人的普遍觀念,稱之為核心價值也無不可。當然,較明白何謂法治自由及其重要性的人,會把法治自由視為核心價值。
九七主權轉移後,多數香港人不知道恩賜的自由法治已變了味。他們仍以「搵食」為核心,「搏到盡」、「賺到盡」以至「貪便宜」「攞着數」而不願承受任何損失。港中融合,港人誤以為「着數」而終於在過去十年吃到了苦果:金舖、藥房、自由行客、樓價、舖租、奶粉、床位、水貨客、高鐵、新界東北……。然後是所謂普選,以一黨提名的假普選來欺騙市民蓋橡皮圖章,覺悟的市民從反蝗反水貨反國教,而本土而抗爭而終於引發大規模佔領運動。這種轉變的深層次意識,就是從「搵食」「搵多啲」而開始覺醒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可以作出「搵少啲」的犧牲。特首高官警告學生可能因留案底影響就業、留學,學生的回答是:「如果香港唔掂,我都唔掂。」佔領區的商戶生意受影響,有些商戶仍然支持佔領,願意「搵少啲」。許多人冒着失業的風險,犧牲休息時間,不惜與家人親友爭拗,也走向佔領區。七十九天的抗爭,對許多參與者來說,「搵少啲」可能不是最大犧牲,卻象徵最廣泛的核心意識的改變。
在周二筆者寫的短文中,說周潤發的「咪搵少啲囉」應屬二○一四年的年度金句,《蘋果》網頁第二天就選了這一句做「蘋語錄」。
很平常的一句話,發哥說出來後,去年十月廿九日,《100毛》周刊創辦人林日曦已在他的網站提出:「『咪搵少啲囉』該是雨傘運動其中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應該說,這不是香港人過去的價值,而是雨傘運動帶來的與過去相反的價值。
佔領運動中期,有經濟學家危言聳聽地說,保守估計香港經濟損失三千五百億元,平均每個港人要承擔五萬元損失;政府也不斷說佔領行動令全球旅客對香港卻步,潛在損失不可估計。
周潤發的「咪搵少啲囉」傳出後,社會議論紛紛。好友張敏儀說早前遇到一位經濟學大教授。大教授說周潤發愚不可及,中國市場好大,公然表示不在意中國的大錢,最不能被接受,必遭封殺。周潤發損失不可估計。張敏儀說,周是國際巨星,沒有中國他還有荷李活。大教授說,荷李活也要顧及中國市場。張敏儀說,沒錯,可能荷李活也會向中國「跪低」,但當絕大部份人都要看中國臉色、都要考慮中國市場的時候,有人要做他自己,願意「搵少啲」,你必須尊重他的人格和操守。
實際上,周潤發也不是要放棄中國市場。十天前他還去北京宣傳新片《賭城風雲2》,在香港機場被粉絲捉到玩自拍。他的意思只是,如果因為他說了真心話而被封殺,「咪搵少啲囉」而已。
不錯,發哥身家豐厚,「搵少啲」不會影響他的生活。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許許多多身家豐厚的人,卻為了多一點政治經濟利益而向北大人、向市場「跪低」,說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違心話。對於「搵少啲」就無法生存的窮苦人,我們沒有權利指責他的卑微求生,但事實上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的生活還可以,「搵少啲」沒有任何問題。因此,重點在於廣大香港市民,是否可以把不考慮尊嚴、不考慮香港社會生態,只抱着一味「搵食」「搵到盡」的價值觀,轉變到搵食要顧及尊嚴和社會,並從雨傘運動許多人不惜犧牲的奮鬥中,選擇「咪搵少啲囉」。
香港,我們曾經如此眷戀的家,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像一個家了。不要只是抱怨強權和賣港賊,不肯「搵少啲」的廣大香港市民是有責任的。如果你今天不願意為了種種挽救香港的抗爭而「搵少啲」,那麼有一天就會無得搵和輸到盡。
一位網民在筆者文章後留言:香港人應該一齊搵少啲,重回以往美好的香港。(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