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黃少雄 - 沉迷基建 倒錢落海

2015年8月12日

【明報專訊】香港財政的最大迷思,就是財政收入在2015/16財政年達到4776億創歷史新高的同時(註一)(在1990年代每年都大概是2000多億,近15年大多平穩上升),政府仍會說要為10年後出現的財赤做準備,要「應使則使」,引致醫療教育改革、全民退保等期待以久的社會保障都暫不考慮。那我們要問,到底錢都花到哪裏去呢?

公帑比例向基建傾斜

明顯可見,近年整體政府開支出現急速向基建傾斜的趨勢。在金融海嘯爆發前的財政年(2007/08),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開支對基建開支比例為2.6比1(803.67億及300.8億),奇怪的是在低谷的財政年(2009/10),基建開支飈升比社會開支更快,比例收窄為1.4比1(865.1億及620.7億);在2013/14財政年,進一步收窄為1.2比1(1123 億:958.3億)(註二)。

隨後基建超支陸續走入公眾眼簾,加上港珠澳大橋、高鐵、蓮塘口岸等昂貴基建,開支將屢創新高。財爺一邊積穀防饑,一邊大開水喉,怎不令市民懷疑這是為了基建而待慢社會問題?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計劃把土地基金2197億的結餘撥予「未來基金」作投資獲取回報,補貼未來數十年「結構性財赤」及人口老化帶來的財政負擔。近年金融市場高度波動,即使幸運地有高投資回報,都很可能給近年種下的基建禍根燃燒殆盡,能否補貼「家用」還是未知之數。

這個禍根多與十大基建有密切關係。2007年政府提出「十大建設,繁榮經濟」,預算投資2500億,並成立發展局統領各項基建,不斷強調發展基建能推動經濟發展,惠及市民。

拚命多於創造

可是,8年來本港經濟表現受外圍因素影響多於因基建帶動的實質增長:市民的普遍收入未見改善,大學生的入職薪金更見倒退;經濟愈趨單一化,利益大幅傾斜至少數企業,暫時無法預見基建浪潮如何惠及普羅大眾。不少基建都看似可有可無:機場快線啟用十數年,載客率長期低於一半;亞洲博覽館即使有交通配套完善連接,2014年全年只有14%時間使用率飽和(註三);昂船洲大橋及深港西部通道的用量至今仍是遠遜預期。

一些在建的亦引來質疑,例如本來有頻密的噴射船來往珠江三角洲一帶,為何要花至少360億興建港珠澳大橋?難道這些比安全食水、小班教學、修復新界棕土興建公屋、增加病牀及老人院宿位等更重要嗎?這種「拚命多於創造」(desperation than inspiration)的經濟模式,引來諸多詬病也並不為過。

高超支低回報

丹麥經濟地理學者Bent Flyvbjerg在一項世界銀行的研究中(註四),發現過去30年,世界20個近年熱中投資基建的國家中,90%的工程都面臨超支狀况,鐵路平均超支最嚴重,達44.7%,其次是橋樑及隧道,平均33.8%,道路則有20.4%。90%的鐵路項目則被高估用量。低回報的基建浪費金錢,更不用說能否推動經濟。可惜近年政府擁抱那套「基建推動經濟」的經濟思維,亦成為了「高超支低回報」的國際典範。

中策組前首席顧問顧汝德(Leo Goodstadt)在他的新書(註五)中提及,1997年金融風暴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為社會帶來的陣痛本可避免,但政府選擇在市民最艱難的時候緊縮社會開支,容許社會問題日益惡化。這是個不理智的賭博遊戲,影響深遠且迫在眉睫——在卑劣的往績之上,再三斥巨資興建未知成效的基建,背後的代價是犧牲本可留給社會的資源。這個現實政府不欲向公眾解釋,現時民間團體亦未有充分將公共財政問題帶入公眾視野,仍需更大努力探索。

註一:立法會文件

註二:在統計處資料上加以分析

註三:亞洲博覽館網頁

註四:Bent Flyvbjerg (2005). Policy and Planning for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Problems, Causes, Cures.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781, December 2005.
註五:Leo F. Goodstadt(2013).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Affluence: How Hong Kong Mismanaged Its Prosperit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是本土研究社成員 

1 則留言:

  1. 再三斥巨資興建高開支低回報的基建, 犧牲本可留給安全食水、小班教學、興建公屋、增加病牀及老人院宿位等社會民生資源, 目的在於向中資機構及大財團輸送鉅額利益, 鞏固特權階級, 擴大貧富差距, 分化社會大眾, 創造維穩需要, 擴充警察部隊, 箝制自由人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