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5年8月14日
網民們用"一座沒有新聞的城市"來嘲諷天津市慣常嚴格的新聞管制。即便在發生傷亡慘痛的大爆炸之後,官員們似乎仍然頑固地守護著這一名聲。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危險品倉庫發生的爆炸事件,官方發佈至少56人死亡,住院治療超過700人,民間傳言死傷數遠大於此,親歷者稱一大片城市瞬間恍若人間地獄。然而,爆炸發生數小時之後,本地媒體不見任何消息。網民打開天津衛視,發現它在播放動畫片;幾個小時之後再打開,發現它在播放韓劇。
一如往常,外國記者全力以赴報道著消息。CNN記者Will Ripley在天津一家醫院門口,通過手機上的Skype連線直播,突然被人圍攻並打斷直播。CNN主播評論暗示受到中國政府干擾。隨後有現場記者證實,打斷直播的是受難者親友,有人激動地高喊"不能讓外國人報道",群眾開始推搡Will Ripley。CNN也做了更正。
《環球時報》對這場"誤會"如獲至寶,似乎想用它來證實中國官方對災難新聞的管制都是"誤會"。然而,不是官方工作人員而是受難者親友阻止外國記者報道,這難道不是更能印證中國新聞管制的普遍現實嗎?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你會聽到"不能讓外國人報道"這種話嗎?即便是悲傷過度,情緒激動,不是將憤怒指向城市管理者以及新聞管控者,而是指向外國記者,這正是中國官方多年來灌輸"外國敵對勢力"、汙名化外國媒體的結果。
新聞管制的受害者,首先不是外國媒體及外國人,而是中國媒體和中國人。事件發生至今,官方仍然不知道發生爆炸的危險品是何種物品,也就不知道其後續災害如何應對。正如網民議論說,有人在網上寫一句批評中共的話,一分鐘後他們就能知道;有人在倉庫裏放了可能炸毀整個城市的危險品,直到爆炸了他們都不知道。何不以管制言論的力度來管制危險品?
中國數字時代網站報道,"網信辦"、"天津市委宣傳部"及"某省宣傳部"均發佈了禁令,要求對天津爆炸事件的報道"只能使用新華社和權威部門和媒體的稿件。各網站不可私自採集事故新聞,發佈新聞不可擅自添加個人理解,不要搞信息直播";"本市各電視臺,廣播電臺,紙媒和新媒體單位,全部編輯記者包括播音員主持人,一律不可私自對爆炸事件發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不可參與事件傳播";"天津塘沽開發區爆炸事件撤出頭條及頭圖推薦,清理跟帖,不要轉載非新華社稿件,已轉的請撤後臺"。該網站長期在"真理部指示"欄目披露中國宣傳禁令,多被證實,也未見中國官方否認。
宣傳受害者成為災難的部分原因
中國媒體還慣於"將壞事變成好事"。天津媒體報道的第一則消息,不是爆炸現場情況,而是中央及市領導如何關心,指示全力搶救。無數網民對這種言論控制下的媒體表演感到憤怒,他們對災難之後伴隨著的"感動"報道表示了強烈的厭惡。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在期待著這種感動,因為這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的災難報道模式。而且,數量眾多的網民留言譴責"別有用心"的政府批評者,痛駡要求追究政府責任的呼籲,詛咒不願跟著官方報道"感動"的人,提醒大家"不要上外國媒體的當"。這些網民中間有大量受雇於宣傳部門的"網絡評論員",但是很明顯也有很多來自普通網民的"心聲"。
至少有成百上千的民眾成為爆炸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間接受害者更不計其數。而中國宣傳模式下的災難報道受難者,範圍更加廣泛,數量也更加龐大,他們不知受害而樂其所得,外界也習慣性地予以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在跟著官方報道議程設置的感動中,他們成為災難的部分原因。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