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許禮平 - 福澤諭吉行書

香港蘋果日報    蘋果樹下   2012年10月18日

日本鈔票最高面額一萬圓,鈔票面上的人頭像就是福澤諭吉,可見日人對福澤諭吉多尊敬,一如人民幣百圓大鈔上的毛公一樣。

福澤諭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明治時代的教育家、傳媒人。福澤出身中津藩下級武士家庭,三歲喪父,家貧,靠自己奮鬥成材,十四五歲學漢學,通經史,22歲赴大阪隨緒方洪庵學習荷蘭學,26歲去橫浜,發現荷蘭語遠不如英語實用,於是改學英語。27歲起三次隨幕府使節去歐美考察文明諸國,擴濶視野、汲取新知。是日本「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其著述「西洋事情」、「勸學」、「文明論之概略」等書是明治年間的暢銷書。其「福翁自傳」更被列為日本國民必讀書之一。

福澤創辦慶應義塾,專教洋學,為日本培養了許多人材,有說日本的財相(財政部長)大都出身慶應。福澤之所以在日本致力提倡洋學,其目的在令「閉關自守的日本打開門戶,積極引進西方文明,使日本富國強兵,躋身文明諸國。」

福澤二三十歲時,日本仍奉行鎖國攘夷主義,福澤創辦的慶應義塾,鼓吹全盤西化,成為西洋文明的領導。此舉惹來守舊頑固的日本人厭惡,生命一度受威脅。當時日本風氣認為外國人充滿晦氣污穢,往往要暗殺之,後來更有狙殺日本人西學者,因為人們視西學者為賣國賊。福澤的同窗好友手塚律藏、東條禮藏因為是西學者,遭長州人襲擊,整個日本社會殺氣騰騰,其愚昧野蠻,一似大清的義和團。西學者風聲鶴唳,死亡無日。但福澤真是福澤,嘗避過幾次殺身之禍。他厭惡宦途,堅拒做官,以布衣之身,在教育和言論兩方面為其祖國效力。1882年他創辦的「時事新報」(「產經新聞」前身),竭力鼓吹「文明開化」,影響日本思潮。

福澤書跡流傳不多,他在自傳中嘗自謙道:「一直沒有機會正式學習寫字,至今我仍然不懂書法。」福澤對「那些品性不好的人,會喝酒寫詩,寫得一手好字,這些人的評價反而較高」特別反感。但福澤後來也不無自責:「他們注重書法,我就故意寫得更難看些。我在不該反抗的地方反抗,刻意不學習書法,這成了我一生的一大遺憾。」溫言有節,不愧是見道之言。

筆者前兩年自日本京都得福澤諭吉行書自書金句軸:「所思不可言,所言不可為,人間安心法,唯在無所思。」意近老莊,書亦平實可喜,令人臨風向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