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台
2015年5月22日
嚴重超支87億的蓮塘口岸工程撥款議案,明天(5月22日)將硬闖財委會。又一大白象工程,幾乎肯定再會在建制派議員保駕護航下,粗暴通過。
蓮塘位於沙頭角與文錦渡之間,不單人迹罕至,本身更沒有公路網絡,加上近年深港之間過境車輛數量開始下跌,我們從來不認為有理由花近250億巨額公帑興建。
蓮塘口岸是香港被規劃的典型項目,為的可能是要便利深圳「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界口岸貨運整體格局而設,並非以香港為本位的利民規劃。
政府和建制派卻認定發展就是硬道理,指延遲興建會令香港失去優勢,撥款遲了會使造價上升、影響工人就業。提出合理質疑的民主派議員被指阻礙中港融合,十惡不赦,是拖香港後腿的罪人。
這種誣告與指摘都似曾相識。不是嗎?2009、2010年間,立法會審議高鐵撥款時,民主派議員於財委會提出質疑:為什麼政府寧願花669億挖掘地下隧道,把總站設在西九,都不願回應可節省逾300億,由民間專業人士倡議的錦上路方案?不解決「一地兩檢」問題,又如何確保高鐵能達至聲稱的高速?
當年政府和建制派為保高鐵,動員群眾做簽名運動,不斷大肆攻訐、抹黑,來阻止泛民議員為市民把關;我們提出的重要質詢,也在類似今日蓮塘香園圍口岸的境况下被抹煞,政府同樣瞞天過海。五年了,當年的質疑成了今日的夢魘:地道工程遇難而嚴重延期、超支;「一地兩檢」仍未解決,高鐵隨時慢過直通車。事實為我們平反了,但香港人卻要承受沉重的損失!當日支持撥款的建制派呢?彷彿患了失憶症,只知將責任推到政府與港鐵身上。
空域使用權還未解決,但政府卻要強推機場三跑。民主派的質疑,同樣被標籤為逢政府必反,與民為敵。
粗暴而粗疏地通過的工程,後患無窮。開始時低估造價、高估成效氹市民;工程開展後才開天索價,等於洗濕了頭,迫立法會和市民埋單,將百億又百億的公帑往無底洞中灌送。情何以堪!
昨日高鐵、今日蓮塘、明日三跑。政府缺乏民意及憲制的制衡,恐怕歷史會不斷重演。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