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張鐵志 - 台灣政治的歷史性劇變

201618

【明報專訊】下周的台灣大選看來毫無懸念,民進黨會贏得歷史性的勝利:小英會以相當幅度勝選,立委選舉可能首度獲得半數以上席次——這都是歷史上第一次。

筆者曾在本版說過,這是一場十分無聊,但對台灣政治意義深遠的選舉,因為這次選舉反映出台灣政治地境史無前例的改變,就是綠大於藍。而這一切都發生在過去4年。

青年政治態度的改變

這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青年政治態度的改變,加上所謂的「中國因素」讓多數民眾從信任到質疑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態度,這兩個因素一方面成為太陽花運動的背景因素,另一方面太陽花運動本身又改變更多年輕人的態度——支持台灣獨立。最後,面對這場新世代戰爭,國民黨自己站到了青年的對立面,因此一路大敗。

吳介民與廖美兩位學者根據中央研究院在社會所中國效應小組的調查資料顯示,在2011年,青年世代(2034歲)中支持台獨者有43%,與平均值相當;壯年世代(3549歲)為42%;中老年人(50歲以上)則是45%。到了2012年,青年世代台獨支持率升高到46%,壯年世代是39%,中老年人則是44%2013年,青年世代的台獨支持率增為49%;壯年世代為42%;中老年人則降至43%2014年,經過太陽花運動之後,青年世代的台獨支持率大增至56%,壯年世代也升為46%,中老年人則降低到41%

中研院學者陳志柔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所中國效應小組的調查資料指出,從2013年到2015年,國民黨支持者從33%降到21%,民進黨從21%微幅增長到24%,中間選民則大幅增加了,但顯然這些中間選民在議題立場上,是傾向民進黨的。

20134月,當問到比較信任哪一黨進行兩岸政治談判時,有49%肯定國民黨,遠高於民進黨的34%,這也反映出我曾指出的:在2012年總統大選時,兩岸政策是國民黨的優勢領域,民進黨也普遍認為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民眾不夠信任他們的兩岸政策。這是他們邁向執政的最後一里路。

國民黨選擇站在年輕人對立面

沒想到到了20151月再問同樣問題時,信任國民黨的是34%,低於民進黨的46%——在這兩個時間點中最大的事件,就是爆發了以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為主軸的太陽花運動。這使得長久以來兩岸政策原本是國民黨的優勢戰場轉變為負面因素,民進黨從兩岸議題上的激進派站到了中間位置(所以這次蔡英文主打「維持現狀」),國民黨則被更多人視為是親北京的。

此外,在馬習會後,不同民調都指出,雖然全體選民抽樣是肯定馬習會者較多,但在年輕人中,對馬習會持負面意見的比正面的更多。

奇妙的是,當年輕人態度明顯地出現轉變,當台灣最重要政治分歧從族群轉變為世代時,國民黨卻選擇站在年輕人的對立面。

2014年底的台北市長選戰中,原本國民黨的連勝文因為權貴形象和作為,早已不斷捱打,但他們在選前推出的最後一波廣告,是要孩子好好聽父母的話去投票,這是他們雖然知道世代之間的態度不同,但要孩子聽父母的。
這堪稱台灣史上最愚蠢的廣告。

一年後的總統選舉,國民黨再度推出一個高度震撼的廣告:在暗黑的畫面中,一個「5年級」(1960年代)的中年男子用非常哀怨的語氣說:

「一個中年人,用了大半輩子,為自己的家和國家努力,為什麼今天,在他們口中,我成了壞人?……他們卻說,我去對岸打拼的朋友,是出賣國家;他們還跟我的孩子說,我們從小被洗腦,說我們的國家早已不存在;他們禁止我說正義兩個字,因為正義是他們專屬……在別的國家,我明明是社會的支柱,為什麼在自己的國家,我什麼都不是……誰製造仇恨,誰才是壞人……」

相信年輕人的政治力量

這一方面是典型的負面廣告,看似指控他人製造仇恨,但實則是用誇張的修辭,動員選民的不安與恐懼。這本身就是製造仇恨。

另方面,國民黨再次選擇了站在世代戰爭的另一邊。廣告的目的是訴諸45歲以上的男性中年選民,批評這幾年包括太陽花運動在內的公民運動訴求:不論是本土、社會正義或者對中國的擔憂,彷彿那些年輕人都是無理取鬧(更不要說是妖魔化對方觀點),彷彿這幾年的改變都是他們要抵抗的。

相對的,民進黨一直以來都形象更為年輕,也在文宣上更能與年輕人對話。例如《星際大戰》上演那天,他們在臉書上放了一張照片,是正副總統候選人的臉加上光劍,然後寫上「民意覺醒」(電影原本是「原力覺醒」)。此外,他們有一支競選廣告是呼籲20歲的年輕選民去投票,另一支是強調跟着孩子走,我們就能改變什麼(雖然這個說法也很怪)。很明顯他們是相信年輕人的政治力量。

因此,這次選舉我們將看到民進黨取得大勝,並且會看到年輕人高比例地投給民進黨——這或許不是因為他們多支持民進黨和小英,而是因為國民黨實在太差了。

作者是台灣評論家、《號外》雜誌前總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