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陳雲 - 舖保

轉角   2013年06月17日

【am730專欄】六月七日,在上環市政大廈的一家麵檔午膳,一位在食麵的老者招呼我們坐在同桌,我們仰頭看壁上的餐牌,餐蛋麵、腸仔麵、肉丁麵之類,奶茶咖啡檸檬茶汽水,花碼字標記的價錢,二十多元一碗麵。選擇很少,也夠令我們猶疑不決。老者說,鄰桌有餐牌,不必抬頭看,太辛苦了。

之後他說老闆是潮州人,但又說其實他是水上人,不是來自潮州的。我說水上人一般來自中山一帶,不是潮州人。老者微笑了一下,我說我是客家人,他用客家話回答:「我也是自家人。」

坐下談,才知道老者不是老闆也不是伙計,而是老顧客。一會,另一老者端麵而出,坐着慢食。「你不要聽他認親認戚,說甚麼ga gi nang(家己人)、自家人。」同桌的老者說:「行走街市,總是要攀親戚、認鄉里的啊。這位才是老闆,八十多歲了。」老闆說:「你們的麵很快就來,我先食。」

「我由三毫子一碗麵,賣到現在二十三元一碗麵。」我答:「那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老闆眼光一閃,知道遇上知音人,便說:「嘿嘿,我開檔的時候,是一九四九年,就在樓下的一個街位。」

之後,兩位老者談到四、五十年代的事情。當時的五仙是銀色的,很好用,但打工的一個月只有三十元。很多廣州小子來香港謀工作,都是在中上環一帶的店舖、洋行。當時找到一份工,就可以在香港立足,開創事業。但找正式的工作,即使是麵檔的學徒,都要親族擔保或店舖擔保。老闆說:「很多人沒有舖保,就要離開香港,返回廣州,盤川用完的,要『行路上廣州』,認真淒涼。日本仔打香港,我們也要回鄉避難,也是行路上廣州。」

這是舊日的民間,歷史就這樣口傳下來。食一次麵,萍水相逢,就認識了以前開舖頭的隆重,同業之間的信用。很多舊舖頭都有金漆書法招牌,簪花掛紅,高懸正樑。店門有雕花廊柱拱衛,有些用花崗石,有些用水泥假造,不是支撐柱,只是雕飾,但都是舖頭的面子。這些舊店面,上環最多,土瓜灣、大角咀、深水埗也看到一點,都是苦苦支撐,一旦有人收購舊樓,就會拆毀丟棄。舊店舖的書法招牌有一種魔力,聽油麻地鏡明公司的老闆說,他父親就因為在夜冷舖買了「鏡明」的金漆招牌,後來便開了一家玻璃鏡器舖。

二十年前,聽到舖保一詞,是在舊女友家中作客。當時我籌備暑假去歐洲旅行,談到簽證,世伯開口便說:「你需不需要舖保?我可以簽個字給你。」他不知道英國屬土公民護照去歐洲一般不需要簽證的,我當年也有法國文化部的推薦信,故此婉拒了他的好意。如今想起來,才知道他心意之隆重。


周一刊登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