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易汶健 - 揭密改革社會

時令讀物   星期日生活   2014713

【明報專訊】沒有格倫.格連沃爾德(Glenn Greenwald)、《衛報》,以及紀錄片製作人普瓦特拉斯(Laura Poitras),斯諾登難以用一己之力,去年踢爆美國國家安全局大規模監聽民眾通訊。

格連沃爾德是位記者、專欄作家、也曾於美國當律師。斯諾登看中他,因為他一直追訪國安局非法監聽的醜聞,相信此人會不畏壓力,如實報道稜鏡計劃。

格連沃爾德起初不大理會斯諾登的電郵及其小量機密文件,直至普瓦特拉斯也收到了,並迅速找他商量。最後,他們不負所托,格連沃爾德在《衛報》報道,波依特拉斯就拍攝了斯諾登的訪問。

這記者早前寫了新書《政府正在監控你》(No Place to Hide),詳述揭密過程。

無差別的監控

整本書分開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揭密的內容。第三章是講述美國監控的項目、規模和對象,證據全部來自斯諾登取自國安局的文件。例如,國安局在2012年中期,每天處理全世界多達200多億筆的通訊,包括互聯網和電話。「稜鏡」計劃讓國安局與臉書、雅虎、蘋果、谷歌、微軟等網絡商的伺服器蒐集資料。此外,美國跟加拿大、新西蘭、澳洲和英國分享情報活動。

近乎無差別的監察,既引導大筆公帑於國防工業,又可以利用竊聽(例如監聽巴西石油公司)取得貿易談判優勢。泄密帶來國家利益損失,可以十分實際,難怪美國這麼着緊。當巴西領導人和公司得知被監聽,他們取消向美國購買飛機。當德國總理默克爾知道被監聽,她換了加密技術更高的手機,並提議建立歐洲通訊網路,以免電子郵件和其他資料自動傳送給美國。

作者在第四章批評政府,不應為了國家和人的實質安全,犧牲私隱和打壓異己。政府以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國家安全為名,一併標籤和監視政治異見分子,例如環保人士、反戰人士以及穆斯林社群。政府透過無盡的監察使人守規矩,從而控制大眾行為。

揭密改變了美國。去年6月的一個法庭裁決,指國安局大規模收集元資料(metadata)違反憲法。多項民意調查指出,支持和反對斯諾登受審的美國人分歧,沒有絕對多數,顯示民眾並非全部認為反恐可凌駕一切。上月初,斯諾登揭密一周年,多個團體和應用服務供應商舉行Reset the Net運動,教導網民安裝電郵加密軟件,在網頁使用https阻隔監控等。

遭支持政府的媒體抨擊

其實第二部分更吸引我,即是揭密的過程,以及揭密後,政府和支持政府的媒體,大肆攻擊斯諾登和格連沃爾德。該書的一個重點,是抨擊媒體放棄監察政府的職責,不時表現效忠政府的立場。這是新書的第一、二及五章的內容。

原來,格來沃爾德和斯諾登一直反對放料給《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因為它們跟美國政府太密切,後者更支持美軍攻打伊拉克,同時有意貶抑或排斥反戰人士。只是普瓦特拉斯曾經交部分文件給《華郵》一位記者,所以《華郵》一同報道。

在斯諾登留港期間,格連沃爾德催促《衛報》能盡早刊登4篇報道,至少要比《華郵》快。《衛報》要徵詢律師意見,以及找國安局等部門回應。格連沃爾德不耐煩,甚至考慮辭職,另設網站,獨立報道。《衛報》最終在去年66日,上載第一篇報道,指國安局每天蒐集數百萬美國電訊商Verizon通話紀錄。

不過,他最後也離開《衛報》,現在跟其他人經營新聞網站。說是和平分手,其實有點客氣。《衛報》即使頂住英國政府,如實報道故事,也頂不住政府通訊總部要求報社交出泄密的文件,最後官員陪着報社總編輯等人銷毀硬碟。在書中,他表示諒解報社要保住員工和基業,但屈從政府命令,以及在未獲知會下,把資料檔案備份及交給《紐約時報》,教他懊惱。

被污名化的風險

監聽風波後,格連沃爾德面對排山倒海的抹黑。政府官員和不少媒體(包括《紐約時報》)稱他為「活躍分子」(activist)而非「記者」或「新聞工作者」,甚至有人直斥他叛國。他認為這個標籤會置他於危險境地,因為「拿掉『新聞工作者』的標籤會減低報道的合法性……若是以其他任何身分揭密則未必合法」。他很憤怒,因為英國政府濫權,扣留其伴侶大衛米蘭達,電腦和隨行物品也被搜查,原因是犯了恐怖主義法。他後來得知,英國政府很認真試圖堵住泄密。

特區政府又如何?

相信大部分國家和地方政府,也從事監聽活動,問題是有沒有合理規限。特區政府截取通訊和向互聯網供應商(ISP)索取用戶資料,時有所聞。《東周刊》年前有一篇報道,指警方通常提供目標人物的IP地址或網址,然後要求ISP披露用戶姓名,電話,地址和身分證號碼,或者上網習慣,而且並非每次由警隊互聯網聯絡主任加簽申請。20132月至20142月,政府部門共提出至少5507次索取用戶資料的要求。其中以警務處申請的資料數目最多,只有部分獲法庭命令,網絡機構也受理部分申請。網民無從得知各供應商的內部指引,在什麼情况下會滿足政府部門的要求。網民和ISP關注有關權力會否被濫用。

改革社會,由自己做起

在這個時空下,當吹哨者需要無比勇氣。本地近期最震撼的事例,莫過於報章連續爆料,指高鐵和港鐵新線工程滯後,以及港府有意在南沙租地。擁有這些密件的人士,估計只有港鐵和政府極高層官員。讀者看到猛料,在稱頌吹哨者之餘,別遺忘記者和編輯的功勞。他們正在用自己擅長的方法,改革社會。

文 易汶健
編輯 譚詠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