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劉銳紹 - 良心與強權的思維戰爭——從《南方周末》事件談起

2013年1月16日

【明報專訊】最近,《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被扭曲原意,大幅修改,引發一連串抗爭。其後,《炎黃春秋》、《新京報》、《瀟湘晨報》等內地傳媒,也受到連串打壓,同樣引發不同程度的抗爭。這些場景組合起來,成為近年在內地罕見的新聞、言論和思維戰爭,也是一場良心與強權之戰。縱觀形勢,發動攻勢的是以中央宣傳部為首的官方勢力,而抗戰的則是以內地新聞界為主的各方民間力量。

(一)這次事件與過去不同之處

與過去的同類事件(例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事件、《南方都市報》多名領導成員被撤換事件)相比,這次事件有3點不同之處:

(1)抗爭行動不局限在新聞界,還延伸到知識界、教育界、網絡世界,以至普羅大眾的層面,涉及面和參與者相當廣泛,聯署和不同形式的聲援行動此起彼落,形成一浪接一浪的抗爭。這是20多年前「六四」期間新聞界爭取新聞和言論自由以來最大規模的同類的自發行動。

(2)在沒有組織之下,參與者敢於以真面目、真名真姓示人;尤其在官方剛剛通過網絡實名制之後,這些人士沒有被嚇倒,仍敢於合情合理合法地公開表達意見。這顯示老百姓比以前更理直氣壯,更懂得善用、盡用和努力擴大空間,否則空間只會愈來愈窄。

(3)與過去同類事件相比,由於內地的抗爭層面擴大,所以關注此事的國際層面也在擴大,港澳台和國際媒體的報道和跟進工作也比過去更深更廣。這有雙重後續效應:一是官方藉此製造「外部勢力介入」的輿論,成為加大打壓力度的藉口;二是抗爭將持續下去,即使可能漸趨平靜,但火種不滅。

(二)找出思想戰爭的禍源

要分析和解決這類事件,必須追本溯源。表面看來,這次《南周》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他到廣東後,短時間內採取了多項限制新聞自由的措施,引起業內強烈不滿。不久前,廣東某大學舉行一項兩岸四地的新聞交流活動,也在最後一刻被喝停,未知是否又與庹震有關。行內人都了解,庹震空降廣東是中宣部長劉雲山的刻意安排,這類「思想官員」空降到地方去,也不止廣東一省。可見,庹震南下已負有壓制自由派的任務,從個人仕途發展的角度看,他肯定悉力以赴,不辱中央之命。

再看深一層,劉雲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力箝制思想,除了因為政治保守之外,也跟他個人的功名利祿有關。行內人都知道,在「十八大」召開前的人事安排中,劉雲山不在政治局常委的建議名單內(當時的說法是掌管思想和政法工作的領導不「入常」,只進入政治局),但在「十八大」召開前不久,他忽然被列入建議名單,幾經轉折,終於「入常」。這除了江澤民力撐之外,還因為中共高層歷來需要專人負責掌控人民的腦袋。開放改革以來,歷任政治局常委或委員中,必有一人專責掌管宣傳和意識形態工作,例如胡喬木、胡啟立、丁關根、李長春等。所以,劉雲山「入常」,並接手李長春掌管思想的任務,反映習近平為首的領導核心仍然認為需要控制輿論和思想,不能異化,才能穩定政權。

所以,歸根結柢,亂源就是這種陳舊的、僵化的、要絕對控制一切的封建帝王意識,再加上生死存亡的政權保衛戰需要(中共近年不斷強調「外部勢力正利用意識形態戰爭來和平演變中國」),導致他們慣性地打壓新聞、言論和思想自由。這種思維不改變,只會令官民關係進一步撕裂。

(三)《南周》事件餘波如何發展

按近年形勢而言,民間和個人的經濟實力普遍上升,官方漸失經濟領域的絕對操控能力,思想控制於是成了官方堅守的一個堡壘。面對《南周》事件觸發的思維戰爭,掌控了政權和人事任命權的官方肯定會一如既往,採取雄獅搏兔的手法,在全國範圍內撲火,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於萌芽狀態。近日可見,官方一面繼續控制傳媒和網絡的信息,一面驅趕聲援的支持者,又對一些人士施以直接或間接的警嚇。在這種力量懸殊的情况下,可以預見這次事件將逐步淡化。我們對《南周》的員工也應該理解和諒解。

不過,不要忽略官方也感到這次事件對自己也有不利之處,現正到處蒐集意見,來港收風的人絡繹於途,看看能否減輕此事對官方的衝擊。所以,不妨因勢利導,提供一些解結的辦法。

(1)有消息稱,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調停,《南周》總編輯黃燦將被免職,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也將調走,但礙於面子,後者將稍後時間才離職。但是,如果兩人都要離職,那麼庹震理應同時下台,不應只撤黃燦。過去一些事例說明,官方放風後,承諾卻沒有兌現,待事件淡化就不了了之。事實上,胡春華也明白庹震是劉雲山安插到廣東的人,而劉雲山已是政治局常委,級別高於胡春華;庹震會否下台,還須看其他因素。

(2)北京應趁此機會,配合習近平努力營造的氣氛(包括提出停止勞教制度),承諾處理新聞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走向寬鬆。全國人大應重拾自「六四」以來擱置至今的《新聞法》,從保障而不是遏制新聞自由的角度立法,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總之,在今天民智漸開、民氣漸壯、民技漸高的新形勢下,即使《南周》事件最終被壓下來,但爭取言論和思想自由的民間湧動,只會積累更強烈的反彈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