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郭梓祺 - 改編之難——看舊版《大亨小傳》

星期日生活   2013526

【明報專訊】雖不喜歡巴茲魯曼(Baz Luhrmann)的電影風格,本來還是想看看他新上映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為了比較,看前特意找來1974年英國導演克萊頓(Jack Clayton)的改編,看後也就打消看新版本的念頭。算了,無謂再次失望,寧可花時間重讀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這佳作。

克萊頓的版本由《教父》的導演哥普拉編劇,羅拔烈福做主角,電影卻頗難看。影評人伊拔(Roger Ebert)為之寫過一篇公允的評論,從選角、場景、演技到改編之視野等,逐樣批評,針針見血,不妨摘錄幾段。論電影中如「綠燈」等象徵:「The beacon and the other Fitzgerald symbols are in this movie version, but they communicate about as much as the great stone heads on Easter Island.」虛有其表,空空洞洞。論蓋次壁(Gatsby)之首次登場:「it's a low-angle shot of a massive figure seen against the night sky and framed by marble: This isn't the romantic Gatsby on his doomed quest, it's Charles Foster Kane.」雄偉如此,《大亨小傳》一下竟變成《大國民》了。

對小說欠缺理解

伊拔寫得最好的一段,是對電影收結之批評:如此大量引用小說原文、看來忠實之改編,怎可能以一首版本嬌艷俗氣的Ain't We Got Fun作結?何况小說的最後一句,還要力重千鈞,享負盛名?伊拔的猜想是:「Maybe because the movie doesn't ever come close to understanding it」。Understanding一字看似容易卻艱辛,不能心通理解,再落力也徒具形似,無法得其精神。

電影有兩場令我尤其不滿,一是蓋次壁與敍事者尼克(Nick)之初遇,一是蓋次壁之被殺。原著寫尼克一晚在謠言與閒談之間,無意中發現對話的人就是蓋次壁;電影所見,則是蓋次壁待在守衛森嚴的房間約見尼克,顯得煞有介事之餘,亦過分突出蓋次壁孤高的形象。原著寫蓋次壁之死,先用優美文句,描述他躺在泳池休息時之想像,再寫槍聲,然後着墨於池面的波動:風吹葉落,紅色的水流旋轉。到了全章之末,才以一句交代園丁在草叢也發現了威爾遜的屍體。電影的處理卻出奇笨拙,先影着威爾遜潛進蓋次壁家中,神情慌張,拿出槍來猶豫應否自殺,再從簾後步出,射死蓋次壁。整個中槍過程都拍了出來,原書的悲劇意識也就一掃而空。電影最後的二十分鐘,簡直不堪入目。

宋淇先生之高見

費滋傑羅在1925年出版的《大亨小傳》寫得簡潔精練,只有九章,借尼克的視角,逐步從謠言與疑惑中發現蓋次壁的故事,例如他費盡心力要回到過去的幻想,而這也同時是尼克認識世界的過程。末段描述幾個角色的際遇,尤能呈現世事的陰差陽錯。台北桂冠出版的中譯《大亨小傳》極好,因為除了喬志高先生傳神的譯文,還有林以亮的導讀。林以亮即宋淇先生,對文學和翻譯素有心得,簡短的導讀不乏高見,例如這段:

尼克可以看到事實的真相和悲劇性;蓋次壁卻運用想像力來改變和創造事實。尼克的性格使他可以看透一切,他不會受到損害,可是他永遠不會快樂。蓋次壁可以體會到人生中的狂歡,可是他的結局注定是悲劇的收場。尼克永遠向後縮,蓋次壁却永遠在追尋着「綠燈」。作者很容易拿二人對立起來,因為二人代表的正是人類中最優良的典型,可是我們讀《大亨小傳》時,並不覺得有明顯的對立存在,二人中間的關係使我們覺得:與其說他們是對立的矛盾,不如說他們是相輔相成的統一,只有他們二人才真正站在一起,面對全世界的人,毋須覺得自慚形穢!

尼克和蓋次壁都是美國西部的人,跟東部的浮華始終格格不入。費滋傑羅描述大城市的文句往往莫名淒美,如在第三章,用幾句就點出紐約大街之荒涼,行人之寂寥:「At the enchanted metropolitan twilight I felt a haunting loneliness sometimes, and felt in the others-poor young clerks who loitered in front of windows waiting until it was time for a solitary restaurant dinner-young clerks in the dusk, wasting the most poignant moments of night and life.」氣氛有點像詩人艾略特〈普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的開段。費滋傑羅與艾略特相熟,《大享小傳》書成即寄贈艾略特,艾略特回信說已讀了三遍,認為那是罕見的傑作。

名著改編之難

文學名著改編成電影總是難事。最成功的,我想起的有奧遜威爾斯和黑澤明。厲害如維斯康堤,改編卡繆的《異鄉人》亦不出色;改編湯馬斯曼的《魂斷威尼斯》口碑較佳,但我也不算喜歡,略嫌他處理「美」這主題時斧鑿痕迹過多,失諸刻意;改編藍培杜莎(Tomasi di Lampedusa)的《氣蓋山河》,則或因導演對貴族生活有親身感受,拍來揮灑自如,乃成經典。

作家艾柯(Umberto Eco)在論翻譯的Mouse or Rat一書,就以維斯康堤的《魂斷威尼斯》為例,分析改編的問題。艾柯把這電影厚詆為「one of the most blatant cinematic misinterpretations of a book」,覺得電影對小說的幾個改動都是敗筆。限於篇幅,只舉兩項。第一,維斯康堤把主角的身分,從崇尚純粹和古典等藝術理想的作家,改成了鍾情於馬勒的音樂家,削弱了他看見美少男時內心之掙扎,因這樣無法突顯太陽神被酒神征服、理想逐步毁滅的過程。艾柯的說法很精警:「Aschenback speaks as if he were Bach, but we hear Mahler」。第二,跟原著不同,主角在電影甫出場,已經虛弱疲弊,跟威尼斯的衰敗氣息相近,輕易融入其中,少了原著那份抗拒。同理,原著講主角要慢慢努力才得到姓名中「von」字的尊稱,但電影的主角一出場就有此稱謂,形像就更近於頹廢的貴族,跟威尼斯的委靡過於接近,失了張力。

若由維斯康堤來拍……

艾柯強調問題不在改動原著與否。維斯康堤拍《氣蓋山河》也有修改,但因他能使觀眾「understand the deep sense of the novel」,所以成功。Understand一字又出現了,伊拔說的是導演能否領會,艾柯說的是導演能否令觀眾領會,關鍵從不是情節,而是精神。所以,我想若要把《大亨小傳》改編成電影,維斯康堤應是最佳人選。他對時間的流逝如此敏感,又明白上流社會的奢華空洞、醉生夢死。由他來處理《大亨小傳》寫夏天之溽熱,人之倦怠,以及小說中各種象徵,肯定更富美感。相信他也斷不會無視小說的最後一句:「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文 郭梓祺
編輯 胡可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