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龐永欣 - 傳統名校轉直資

明報   2013529

直資制度的本意是要讓參與的學校多一點自由,包括收生、編制、學費、課程、教學語言等,也希望給家長多些選擇。十多年前出現的首批直資學校多屬新建校,辦學團體希望利用直資彈性,更好地追求某些辦學理念,辦一些有特色的學校,故有標榜創意教育、音樂教育、特殊宗教背景等。這些學校的特徵是,必須爭取家長的信任,學校如收不到學生,就沒有收入,面臨淘汰。

近年直資制度的發展有兩大特點。其一是直資校可享有的自由逐漸減少,例如,學費受嚴管、學校必須教本地公開試課程等,餘下來的就只有收生、編制、教學語言三方面的自由。另一大特點是傳統名校轉直資,且學費愈來愈貴。

說傳統名校轉直資後可以更好地實踐辦學理念,真能入信?首先,一般直資學校已沒法擺脫本地考試,課程創新空間有限。其次,這些學校皆已實行英語教學,根本毋須行使教學語言的自由。其三,學校不愁生源,學位求過於供,學校必須遣走某些申請者;轉直資後學校可退出派位機制,把學額分配給舊生子弟關係戶,形成世襲制。其四,這些學校大都收費昂貴,縱有減免措施,亦難令清貧子弟安心求學。

香港的傳統名校,多已有寬敞的校舍。有說轉直資的好處是可以有錢多建樓房、泳池、購置設備等。然而,這些設施只會令門檻更高,清貧家庭望而生畏。也有說部分傳統名校要轉直資,是要借此更新校政,若是如此,亦似應從現有校政缺點方面着手,轉直資並非對症下藥的方法。

龐永欣 pongdidit@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