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蘇賡哲 - 陳雲《遺民論》特色何在

北美星島日期   2013年04月30日

    香港政論家為數不少,但能夠發展出一套系統理論,並進而影響大批追隨者,在社會上把理論付諸實踐,數十年來只有陳雲一家之言。

    陳教授去年的《城邦論》已被視為香港本土運動經典,今年又再推出《遺民論》繼續發揮餘緒。據知他還會撰寫《邦聯論》,和上兩種著作璧合為香港真正高度城邦自治理論的三部曲。

    陳雲教授理論的精要處,在於把香港和中國大陸區隔開來。《城邦論》是政治上的區隔;《遺民論》則是文化上的區隔。

    台灣的本土論述,目的在「自外於中共」,台灣人不像我們投奔加拿大,可以「自外於中國」,因而我曾經向他們建議,台灣本土論述,應該和中共爭奪「中國」的詮釋權,亦即「我才是中國,你們不是」,如果要改國號,就叫做「中國」。事實擺在那裏,很多中國大陸人去過台灣後都說,感覺就是回到真正的中國。傳統中國的風土人情、文化面貌,原來都保存在台灣。台灣人可以大聲宣稱:「我們才是真正中國人。」

    陳雲教授的《遺民論》也有這意思。他更進一步,認為中國已亡,要恢復中華,再造正統,由秉承華夏文化的香港城邦做起。世上沒有文化中國,因為中國已亡於蘇維埃共產黨政權,未亡的是保存在香港和台灣的華夏文明。亡國和亡天下不一樣,亡國是政權之亡、亡天下是文明體系之亡。現在北京政權禁用正體漢字、強制推行北方普通話,取締古老漢音方言、禁止儒生結社講學、禁止自由崇拜佛道,真正意義的中國已不存在了。

    中共推出「自由行」,讓大陸民眾大量湧入香港,造成大家意料不到的後果,就是讓香港人發現以前各種令人難以接受,關於大陸人的負面傳聞原來都是真的。《春秋左傳正義》中所說的禮儀之邦已不存在了。例如大陸一部電梯監控鏡頭下,衣著時麾的女子,突然蹲下來大便,完事後不顧所遺,施施然走出電梯去。這種駭人聽聞、難以入信的舉止,到香港的「自由行」人士也多所「演出」,這雖然是微小瑣事,但再加上幾乎無日無之的、其他文明素質的衝突,香港人很易接受陳教授的遺民論,覺得「我們用正體漢字、講漢音粵語、敬拜祖先、我們是最後留守華夏文化的中國人」,在此之外,是自覺為保存了華夏禮儀文明的中國人,從而和大陸人劃分出文化區隔。

    商朝三位賢良受孔子稱頌,他們是死諫的比干、出走而保存了華夏文化精銳的微子、明哲保身,忍氣吞聲和暴政周旋,終能復興文明,成為新朝聖君之師的箕子。陳雲用微子比喻民國政府敗走台灣,抱住典章禮樂與宗廟祭器,使人覺得真中國在這裏。箕子有如香港,姿態淡薄,如神龜曳尾於塗而保存文化。他們都是文化遺民。雖然如此,然而陳雲主張,香港人此刻應放棄中國人名號,暫停做中國人。很多大陸人不是中國人,無資格自稱中國人,而是中共殖民統治下的蠻夷,這些蠻夷竊據了中國人名號,並以此壓迫香港人,奴役香港人的精神,侵奪香港人的利益,所以香港人此刻應該放棄做中國人,等到民主中國或中華邦聯建立,才回復中國人之名。

    陳雲的香港人和大陸人身分區隔,切合目前香港民情民意。可以用四川地震做觀察點。五年前汶川大地震,香港人非常熱烈投入救災,捐款以百億元計。五年後的雅安大地震,港府連撥款一億元的要求在立法會都備受議員抵制,民間更有人發起一分錢都不捐運動。雖然表面理由是抗拒捐款被貪污,畢竟也有情感區隔的成分在發酵,因此很多人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血濃於水」的呼籲嗤之以鼻。

蘇賡哲文章見懷鄉書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