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在香港人為民主與自由奮戰之際,因為網頁上閃出標題「对话陈可辛导演:别把电影审查视为敌人」,好奇之下,點到BBC中文網,看完香港導演陳可辛以下這段話,感到十分心寒:
子川:您曾在別的訪談中提到審查部門當時只是對死亡證明那場戲有意見,後來還是拍了,是不是已經很清楚應該如何應付審查制度了?
陳可辛:沒有人知道審查制度是怎麼樣的,也不太可能應付得遊刃有餘,因為它本身也不是白紙黑字很清楚的東西。審查確實也是要看整個市場以及整個社會的變化,不同時候的審查標準可能也不是100%一樣,因為中國的社會、政治等方面會不停地影響審查標準。
我覺得,我們別把審查看作自己的敵人,我永遠都把電影局看成我們的戰友。其實大家應該儘量去把值得拍或者有意義的東西拍出來,並且能夠去跟觀眾溝通。
我覺得很多時候電影局也希望電影能夠過審,他們也是用經驗來預估現在的政治環境能不能允許這樣的細節表現出來。
有些時候有的電影可能審查過了之後,網上可能有些思想比較保守的網民去投訴,可能最後被領導看到,再找相關的人來負責。很多時候審查機關也是要負責任的。所以,我認為,不要把電影局看成對立面,把它視為合作夥伴會更好。
陳可辛前作《中國合夥人》在中國大獲成功,還因此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成為「第一個完成臺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大滿貫導演」(引自中文維基百科)。《中國合夥人》遭香港影評人家明痛罵,我很認同家明的批評,對陳可辛已沒什麼期望,但如今看到他這番奴顏卑膝的話,不禁倒抽多口涼氣。(深秋天涼,而我仍穿夏裝,難免容易因寒戰慄。)
我認為任何真誠的藝術創作者,無不痛恨專制政權的審查制度,那是對表達自由(基本人權)的粗暴侵犯,是無可辯解的惡政。創作者為現實所迫,無奈接受這種審查,往往是可以理解以至同情的。但是陳可辛竟然主動說出這種話:「我們別把審查看作自己的敵人,我永遠都把電影局看成我們的戰友……我覺得很多時候電影局也希望電影能夠過審……很多時候審查機關也是要負責任的。所以,我認為,不要把電影局看成對立面,把它視為合作夥伴會更好。」我只能說,此人已成為暴政的幫凶,是所有真誠的藝術創作者以至渴望自由者之敵人。
同為香港電影人,現任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先生顯然可敬得多。他立場鮮明地支持香港人爭取民主政制的運動,日前有導演轉寄屈穎妍垃圾文章〈歷史,不會紀錄砲灰〉給他,遭他回信痛斥:「請你停止轉發給我這些惡毒不堪、埋沒良知的文字。如果這代表了你認同它的歪理,也請讓我倆的友誼於此告終。」我十分欣賞他這種直率坦蕩的態度。
陳可辛名成利就,他的話或許是真心的,而從他身上,我也看到中國人可憐的扭曲心態。以下這段長文,來自網友網誌的讀者留言,細心閱讀,可以加深對大陸人主流心態的了解。他問道:「憑什麼港人價值觀就要強於內地人的價值觀?」我的簡單回應是:「渴望自由、願意為自由而戰的人,其價值觀當然強於甘願苟且偷生、世代為奴的人。」
用简体字其实不丢人=用簡體字不丟人。因為隨便輸入法按一下簡繁轉換很容易。
有一些香港人還是有點愛國情懷的,當然現在越來越少了,有這樣的情懷反而是好事,至少感覺是對中國大陸人民恨其不信怒其不爭。可是現在更多人是只愛香港,只愛自己了。
說句實話,內地人不需要香港人操心來救,香港人也救不了內地人。沒有任何貶義的態度,只希望香港人活得更好,香港更好就成。
好多香港同學總是問我為什麼你們不關注六四,不關注民主?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現在很多內地人只要肯努力,活得還是不錯的。這不是開玩笑,真的活得還成。內地現在政策寬鬆很多,我們是可以談論這些事情的,不完全像港人想的那樣。
政府是政府,人是人,如果港人不願意把內地人當人看,是很可惜的事情。因為過去內地羨慕香港,現在卻不一定了,都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總有部分香港人和部分內地人都把自己看的太高,很遺憾啊。
內地人其實真的並不需要那麼多大中國情懷,內地人和港人根本每天想的就不是一樣的事情。
相信我們,大多數內地人不需要港人的憐憫(不敢說全部),也没有必要去争取你们香港人需要的民主(这是咱们两边根本价值观的不同)。這次占中,大家只是看笑話罷了。
愛爾蘭本來就是個笑話,至於hongkong這次事,还不如爱尔兰好笑呢。
价值观不同啊。。。但凭什么港人价值观就要强于内地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太骄傲了呢?这样的不等式:美国>香港>中国 是谁给出的呢?
陳可辛連「投名狀」三個字都解錯,你以為他讀過很多書?
回覆刪除納粹黨覺得他們的政策無問題的時候,他們正在自挖墳墓。 Likewise to "紅軍"。
在中國模式(經濟或政治上)破滅之前,多數中國人對於中國模式以及衍生的黨國民族主義的執迷與盲目自信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對於外界和中國內部的批評,他們是不屑也不願聽進去的.這種心態正是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的溫床,這兩種極端主義在缺乏人道主義及和平主義的中國會發展到如何程度令人不敢想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