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陳雲 - 坑渠油,地溝油

三文治    2012年12月24日

食肆驚現坑渠油!《蘋果日報》日前揭發香港有坑渠油批發商,供應甚多飲食集團。坑渠油堪稱中國特產,當地名為「地溝油」。地溝油二十年前在內地湧現,早期是用食肆反覆使用的炸油,去除異味之後重新出售。近年大陸化學技術提高,從食肆坑渠中撈起餿水,加上肉檔棄置的的豬肉、豬皮及內臟等,提煉之後充當食油出賣。

香港出現地溝油之後,此北方名詞,不脛而走。然則,廣東人及香港人慣用坑渠一詞,「地溝」不通用。當然,坑、渠與溝,皆為先秦古語。溝、渠是水道﹑凹槽。天然河流也叫溝,隋代開挖的運河也叫渠,或漕溝、漕渠。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曰:「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華夏古代之屋宇及城鎮,已有下水道,遠比歐洲先進。下水道古語稱為溝、竇、瀆、石渠、埔墁等,所用的材料有石板、磚,甚至用陶管及銅管鋪設。《禮記.月令》 曰:「宮中之竇,其崇三尺。」戰國時期的居室,陷窩形下水道已有三尺之高。

雖然唐朝的長安城已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統,但依然以溝、瀆或渠等單詞稱之,溝渠、溝瀆、坑渠及地溝等複詞,要到明清時期,方才流行起來,如《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蕭雲仙親自指點百姓,在田傍開出許多溝渠來。」至於地溝的「地」字,有點多餘,溝當然是在地上或地下的,口語說「地溝」,只是幫助辨義而已。粵語之坑渠,坑是水道、坎窩,也是指廁所,如「茅坑」﹑「糞坑」,故此溝渠、水渠是引水或排水的,坑渠則是專門指污水渠、排污渠,舊稱臭水渠。

臭水渠,有名你叫。一個人的心腸可以幾毒辣,自我壓抑到可以忍受毒氣攻心,才可以在臭水渠撈一桶污泥狀的食物殘渣上來,煉幾勺油?我在香港和德國都幫忙過疏浚坑渠,那種噁心程度,只可以一年做一次,實在無法想像,這些人是可以日日將污泥撈起來,帶回去煉油的。一個終日在坑渠撈餿水的工人,打開坑渠蓋,往下望,漆黑一片,那是人性的萬丈深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