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2012年12月23日
香港的電視人拍紀錄片,旁白另有大學畢業的人「撰稿」,請來主持人,叫他照稿子念。
最近我做一個節目,介紹學問家饒宗頤。旁白的撰稿人,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年輕人,聰敏好學,沉默敦厚,一直在旁跟場。
我看到手上的旁白稿,講到饒宗頤老先生的出身,意思是:饒家很有錢,但饒宗頤對財富沒興趣,他選擇了學術。旁白有一句:「饒宗頤教授出身富二代,卻成為學術大師」。
我拿着紙張,對撰稿人笑着說:這句話,你叫我陶傑來念,我念不出來。
攝影師和收音員有點意外。我說:「我念不出來,因為『富二代』這個名詞。『富二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時期的名詞,指高官、礦主、國企上市公司主席的子女,他們平時開法拉利、保時捷,穿Prada和阿曼尼,有遊艇和私人飛機,但是沒有品味修養,這叫富二代。」
把饒大師稱為出身「富二代」,饒公年輕時有點像瓜瓜、果果、豆豆、羊羊之類的豪奢消費人物,這是文字的聯想。你這樣稱呼一位民國時代的學問家,我想,對饒宗頤先生,德高望重,有點不公平。
中國從前有另一類名詞,像「世家」──史記裏就有一卷專講春秋戰國的「世家」,指有財有勢的望族。「世家」不僅有錢,但在舊時的中國,有錢還要追求文化,所以許多商人,即使勾結了官宦,做生意成功,即刻會請先生來教小孩讀書。豪宅有妻妾婢僕的卧室,有客房,必有書齋,請先生教小孩拜過孔子,啟蒙背書。
教出來的,絕不是今日中國通稱的「富二代」。今日中國的富二代、官二代,歐洲名牌和靚車豪宅有大把,但腦袋裏是空的。
富二代就是富二代,不是「世家子」。官二代就是官二代,孔捷生先生將大陸的高官子女叫做「簪纓世族」──簪纓,是古代貴族子弟別在頭上的冠飾,有銀造的針器,也有紅色的綵帶,這樣的冠飾,是一種圖騰,都是一種貴氣,就像蘇東坡說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今日大陸的官二代,就是官二代,不成為「簪纓世族」,他們的上一兩代是紅軍赤衛隊之類,亦不成「世族」的資格。正如江青,只是毛澤東的「愛人」,不成「夫人」。以此帶頭,今日大陸官員介紹自己的女人,稱為「這是我夫人」,會令余英時教授這樣的有識之士嘔吐的,對不對?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