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達人
星期日生活
2014年5月18日
這雙鞋,伴她北至日本知床半島,高至西藏海拔四千多米的納木措。
走完西藏回家,草鞋終斷開兩截。
原本她打算將這雙結伴同遊的草鞋報銷,但她母親帶她到黃大仙街市那所「乜都有得整」的舖頭去。
師傅先說草鞋好爛,問Kaylie係咪真係鍾意,才幫她將整隻鞋拆開,重新「做」一次,還在草鞋底加上膠鞋底,令草鞋更耐著。
名貴的名牌皮鞋手袋與皮革,破爛了要補可以理解。
價值不過一百八十港元的草鞋,有人想補,更有人懂補又不嫌煩幫你補,還只收友情價,多給也不肯收,也算是當下的城市驚喜之一。
父親招牌
於是記者走進那個廿多年來過門不入的街市。經過果菜檔、肉枱、幾間空置的舖頭,行到街市盡頭的角落,見到「滿記補鞋」的招牌,舖內站着一名「叔叔」,記者有點猶豫——以為面書上寫的是一位老伯伯,但站在舖內的卻是一位五十上下的叔叔——在補鞋行業中應算中青代。記者跟大叔道明來意,起初他說希望保持低調。惟給他看那雙剛修補過的草鞋的相片,滿意地看着自己的手作,才一邊用砂紙磨滑修補好的鞋踭接合處,一邊說他補鞋這門手藝。
鄺先生的舖頭叫「滿記補鞋」,其實是他父親的招牌。他的父親叫鄺滿。
「『滿記補鞋』這個招牌在黃大仙有五十多年,自我父親起開始經營。我家以前做鞋,不是補鞋的。那時我們住在黃大仙的七層徙置區,屋企就是一間做鞋山寨廠,兩個哥哥幫手,父親還請了三四個伙計做鞋。我們做女裝鞋,做好會送到『北京鞋』、『妙麗百貨』賣。約到一九八二年才搬到新開的黃大仙街市。」滿記補鞋的鄺儉文師傅說,他一家六兄弟姐妹,他是最細仔,所有兄弟都懂得或從事過做鞋、補鞋。他自小「幼受庭訓」,幾歲大已經看着一雙雙皮鞋是如何製成的,耳濡目染之下十歲出頭開始做鞋。
關於藝術,我想說的是
「以前黃大仙區有五六街邊檔補鞋。我們住在十六座,樓下是佛教菩提學校,我家就在學校門口旁的騎樓底開檔。那些地方都是霸霸吓霸回來的位置,以前香港係咁樣。」那是一九六○年代的香港,當時的香港人原來可以「霸霸吓」在家附近霸一些位置來營生。這是地產霸權還未出世的年代。
「要做過鞋才會懂補鞋的。」他說。「若補鞋而不知道一對鞋的構造,有些特別困難的技巧便不懂怎樣處理。」不要小看補鞋這門功夫,鄺師傅說,維修其實比做鞋難很多。「做鞋,由零開始,跟着做法一二三四便做成一對鞋。但補鞋呢,如鞋在『第二點五』那個步驟出問題,那應該從哪裏開始修理好呢?所以補鞋真係難過做新鞋,不要以為『打個踭』般簡單,一些複雜的,如這一隻(指指一隻鞋底完全脫落了的長靴),應該點做呢?」望着那雙鞋底佈滿一個個洞的長靴,究竟可以點做呢?
「對我來說補鞋最重要的是『色香味』。」他說完也笑了笑。「色」可以理解,補鞋後鞋的外觀、顏色,當然重要。但補鞋何來「香」與「味」?
用砂紙磨滑鞋踭的堅持
「我在用砂紙磨滑『鞋踭』的邊位,大多數師傅都不會這樣做的。但我想鞋踭位『溜滑』一些。」鄺師傅補回『蝕』了的鞋踭位置後,先用機器打磨一些突出的邊緣位置,後用人手以砂紙打磨鞋踭。鞋踭踏在地上其實又有誰會看到呢?究竟為何要將鞋磨『溜滑』?「純粹我覺得機器磨出來的較粗糙,用砂紙磨滑係『靚』。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鞋踭『靚唔靚』,對鞋的功用幾乎沒有影響,可不會令人走得快一些。「這就是我所說的『色香味』!色,做了出來;香,做得穩陣;味,就係打磨,整靚佢。這謂之色香味。只做打踭,個個都識,『靚唔靚』就要靠你自己本身肯唔肯用多份心機。我就係肯多用一份心機。唔怕用多咗時間,最緊要係做得好畀人。」師傅似乎在談論一些與「藝術」有關的話題?「係。你唔好話我自誇,我相信一個人,做到最好,超出了功能,好過功能的就是藝術。」
壞鞋子輪候冊
滿記這個四五十呎的街市舖位,放滿了修補好、修補中以及還未修補的鞋類。天花掛滿數十袋已經修理好待客領取的鞋;門面則放着掛着還未補好的鞋——男女裝鞋、皮鞋涼鞋波鞋長靴步操靴!
鄺師傅正處於「截龍」階段,有些鞋待在這裏一年(Kaylie Wong那一雙待了十個月)、三四年,最長久的那一雙在這裏寄居了七年!現時,「壞鞋子輪候冊」上約有三十對鞋:「真係好誇張,我自己都驚。所以今時今日我唔敢再接那些好難好難做的鞋,除非好熟好熟,也會說明要等好耐的。」他說平日要多接簡單的換鞋踭、鞋掌生意,那些需要複雜手工,重新做鞋的「柯打」,可以推的便推掉。跟鄺先生傾談,他態度平和,不像一些有如「性格巨星」的老匠人。不過,他也自言工作太忙時候,也會有脾氣,「有時太忙,人會躁啲,所以講嘢會大聲少少,但不是故意的。但有些人,對他說要等好耐,便立即『嬲爆爆』,其實大家要互相遷就,如果就唔到我也沒有興趣幫你做。所以有人鍾意我,亦有人話串。無所謂啦,好在我還有本錢去揀客。」有人到今時今日還相信「顧客永遠是對的」,而不知道什麼是非誠勿擾。
分毫不差
我看見有個半透明膠袋內有一雙拖鞋,便忍不住問師傅︰「普通拖鞋也有人補?」他沒好氣說:「這是特別替一位長短腳客人改裝的鞋。以前有十多個這類客人,我做這些鞋很花時間,因為每分每毫的高度都講究。現在我太忙了,推了很多客。現在只幫這位客(指指拖鞋),因為佢好尊重我。我當係交朋友。之前替很多老人家修整這些鞋,老人家我會幫,不過他們有很多都走了。」
補鞋與兩碗飯
鄺師傅亦開宗明義「為街坊服務」,在黃大仙多年,即使手藝特佳,連區外人都找他修修補補,他也沒有開天殺價。師傅修鞋最低消費四十大元,Kaylie那隻重造一次的草鞋,手工才一百四十元。「這一區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家,一對鞋就是一百幾十蚊。你叫我收出面價一百幾十蚊補一次,即係叫啲街坊唔好嚟!咁又唔係我風格。總之有兩碗飯食就算。」講求風格的,不就是藝術家。可是,這位補鞋藝術家也快要面對兩碗飯不繼的問題:手作人的心機難以銀碼衡量,街坊友情搭夠;但業主加租、材料漲價是不會談「街坊友情」的。
領匯加租 舖頭要搬 街坊點算?
鄺師傅說這個經營了超過三十年的舖頭,將會經營至七月中,原因是領匯街市加租。「加咗租,我除返收入都唔夠三十蚊一個鐘,很無奈。唯有試去找政府﹙食環署轄下﹚街市。政府街市不會隨便加租,但要等機緣,等合適的舖頭放出來投標。」又一間因為租金上揚而要搬離社區的舖頭。這真的不是「人情味」的問題。想到那些長短腳街坊,明明在社區街市便可解決小問題,但若小店因為加租而搬到沙田去,這些街坊,怕只是一個兩個,以後又能靠誰去幫他們調整鞋底的一兩毫米?政府部門?社區中心?
耳濡目染
說起鄺師傅的學習歷程與今時今日的學生很不同。「叫我讀書真係唔得,但學技術性的卻很容易上手。你知唔知,我係『留學生』!當年我在佛教菩提學校讀三年級,讀兩年都升唔到班,要走去樂富讀多一次三年級!好不容易才讀到中一二。」讀書還讀書,手藝還手藝,但香港是重讀書,輕手藝。
「留學生」行船浪子也要回頭
他做過燒焊後沒多久便去了行船。「當年自己無學識,但又想去見識,諗住都係打份工,便去了行船。」那時他在小型航運公司工作,沒有走固定航線,反而見識更多特別地方,如科威特、伊朗、非洲和亞丁﹙也門﹚等。「每次上岸都可以四周睇名勝,可以增廣見聞。原本我是非常內向的人,但行過船見識過,人也沒有那麼內向。」七十年代他初行船,一年簽一次合約,「每兩個合約之間的兩三個月沒有工作,便幫老竇做鞋、補鞋。到用晒錢,又心思思去行船,於是一年又一年,行吓行吓就十年。後來覺得唔上岸唔得,習慣了那種生活便很難回頭。」回到香港,跟着從事裝修的哥哥做裝修,也是「手藝嘢」。
「早上我父親看檔,晚上我們做完裝修工後便回去幫他手。有些工序老竇唔識做,便由我們代勞。」他說,做鞋師傅分「鞋面」及「鞋底」兩部門,通常一位師傅做好鞋面,便給另一位「鞋底師傅」去車線「掹鞋底」。鄺父是鞋底師傅,所以車鞋面的工序要靠他的兒子們做,這是青出於藍嗎?「嗯。薑唔一定愈老愈辣,做嘢(手藝)也講天分。好多嘢無得教,要自己睇、要靠耳濡目染。」鄺師傅不下數次提到「耳濡目染」——這是手工藝術的末梢細微處,難以言傳的部分。這是當下一些訓練班難以造就出來的。
手工粗 不重質 一門手藝的沒落
「今時今日香港來說,你的手藝更叻都無用。以前讀書唔成可以學門手藝,養妻活兒有兩餐,還不錯的。但現在沒有太多工種給你選揀。待我這一輩人都走埋,便到了『新潮補鞋』的世界。」新潮補鞋,即連鎖式經營的補鞋店。「現在新式的訓練是一個月、一星期便出來開工,質素很參差。有不少客人在街上甩踭,立刻找附近的連鎖店補鞋,但隔一陣他們便會來找我執手尾,因為手工粗糙,而且容易甩出來。無奈這卻是大趨勢。」
文 蔡琇瑩
圖 劉焌陶、Kaylie Wong(草鞋)
編輯 蔡曉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