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李怡 - 組織一次香港人鏈爭普選大行動

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10日

金鐘禁制令明天執行。佔領運動眼看要從絢爛歸於平淡。留守市民似不甘心,生怕一旦撤離,以往的堅持就會化為泡影。被清場後採取「鳩嗚」戰法的市民,顯然仍想延續抗爭。幾種想要將抗爭升級的行動,辭職變相公投因權衡利害而抑止,包圍政總被警察暴力擊退,佔中三子自首沒有引起較多關注,學民的絕食既對麻木不仁的政府無效,似也無法給運動帶來升級。

儘管市民對佔領街道的不滿情緒有所升溫,但不滿是基於佔領給生活帶來不便,而不是改變了對真普選的堅持。從網民的反應來看,市民爭取真普選的堅韌意志沒有改變,也沒有退潮迹象。大家似乎都在等待新的戰法延續抗爭。

一位退休高級公務員劉女士,周末與筆者談到她和一個群組討論出的新戰法,就是各區爭取普選的市民,約好在同一日的同一時間,在各區分別用接龍的方式,組成壯觀的人鏈,共同表達對普選的訴求。筆者立即想到,在一年半前,曾經在本欄談到過「波羅的海人鏈」,當時佔中義工陳玉峰去了愛沙尼亞,回來寫文章講到「人鏈」的抗爭做法,但她說:「你叫香港人,從維園拖手拖到灣仔都已經好大陣仗了。」但現在,經佔領運動後,香港人的抗爭精神有了新的提升。也許真可以考慮波羅的海人鏈的戰法了。

波羅的海人鏈,是指1989年六四後的8月23日,發生在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一樁歷史性事件。1939年的同一天,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導致三國被蘇聯佔領。50年後,三國為追求脫離蘇聯,進行了這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參加,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橫跨國境,連接三國首都,目的是抗議蘇聯的佔領,喚起世人對三國共同歷史遭遇的關心。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三國共800多萬人民中增強了自主意識,引起國際社會對當年蘇德秘密協議的譴責,重新檢討蘇聯佔領三國的非法性。蘇共嚴詞譴責三國,但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人鏈示威後六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一年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宣告獨立。接下來就是東歐共產政權紛紛倒台,蘇聯解體。人鏈抗爭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帶來改變。

劉女士和她的群組,提出香港人鏈的做法是:

*在同一日同一時間,支持民主的市民,每人高舉一張「爭取真普選」的標語,站在各區指定大路邊,排成長龍。路線分香港,九龍,新界三段。(筆者按:如手牽手,可以在身上掛統一標準的「我要真普選」標語)。

*標語只是簡單一張紙,黃底黑字。標語和字款公開在網上供人下載,自己打印。(《蘋果日報》可考慮隨報附送)。

*站立路線經過各區主要街道。所有人只排單行站在行人路邊,讓開紅綠燈行人路口,也不妨礙行人在路上走動,不影響店舖做生意。大家默站一兩小時,也可以玩人浪,一起唱《問誰未發聲》。

*各區民主派議員辦事處協助組織該區人鏈。居民在不同區參與,增加認同歸屬感。

*組人鏈不違法,不阻礙交通,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不會與警方有衝突。

如果成功地組成全港各區的人鏈,將會繼雨傘運動後,再一次讓世界看到香港人追求民主的高尚情操。

元旦眼看就要到了。如果仍然是例牌遊行,喊口號,然後示威市民回家,第二天照常上班上課,既不能體現也不能延續佔領運動的抗爭精神。倘若在這一天,聚會地點分別在港九新界數個地方,然後按事先計劃走到街上,在不同地區接成人鏈,再約定同一時間一起高呼「我要真普選」。讓人鏈維持一小時,相信既能振奮人心,又讓所有支持真普選的市民有參與感,更讓爭取普選的精神延續並在各區擴散。

目前,佔領運動仍未能促使廣大市民投入體制內抗爭,具體來說,是年輕一代的選民登記仍不踴躍。據政府統計資料,選民登記人數佔選民比率是:18-20歲40%,21-30歲47%,31-40歲46%,41-50歲50%,51-60歲75%,61-70歲87%,71歲以上70%。總數是:選民登記佔選民人數58%。選民登記率偏低,尤其是年輕一輩的比率更遠低於年長者。參加佔領運動抗爭的,多是年輕人,如果他們不熱心投票,那麼在明年的區選和後年的立法會選舉,都會繼續由偏向建制派的年長者主導,不能像台灣那樣因首投族積極參與而帶來改變。

組織人鏈活動不是為了退場,而是向不願放棄抗爭的市民提供有參與感的新行動,再贏得香港和國際媒體關注,並推動選民登記,給香港的政治生態帶來改變。(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