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陳雲 - 非物質 (香港文字學.三十二)

2010年2月19日

過年燒炮仗,舞獅子舞麒麟,小孩穿紅着綠討利市,大人祭祀拜年說恭喜,往日的大人先生,叫依循舊俗,謙稱未能免俗,今日的學術潮語,稱之為「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出一分力」了。月前的「反高鐵」運動,除了造就「八十後」與「激青」的標籤,還造就了「非物質」一詞。何解英文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無形的文化傳承),翻譯中文之後,竟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聰明笨伯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道德經》曰:「返者,道之動也」。復古更化,返本開新,乃中國古人面對新事物的態度,西方人面對新鮮事物或名詞,也是返回希臘羅馬與希伯萊的老傳統去思索的。高中的物理學,至今念念不忘。月前在報章讀到「非物質」及「後物質」,初看還以為是粒子物理學的名詞,類似物質(matter)、反物質(anti-matter)的衍生詞。後物質價值,返譯英文,回敬洋人,就是non-material value,有同義反覆(tautology)之感。個人價值或精神追求、心靈嚮往,就是超乎物質的。超乎物質,何不說「超物質」,而要說「非物質」呢?

英文的intangible,乃觸摸不到的事,無形無相之事,《易經.繫辭上傳》泛稱之為「道」:「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看不見的、聽不到的、摸不着的,《道德經》各有專門名詞論述:「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某些中國學者面對西文或西學,卻是詞窮理屈,往往以直譯、音譯或曲譯了事。也許政府懼怕「無形文化遺產」一詞哲理過甚,使民眾想入非非,忽而民智大開,便用偽科學意味的「非物質」來曲譯了。彼等以為,「物質」容易明白,「非物質」便可解也。彼等不知,形容詞一般可以對稱,名詞則往往有非對稱(asymmetric)的現象。例如,合乎人道的生活,形容詞叫人道的(human)生活環境,不合乎人道的生活環境,叫「非人生活」(non-human living condition),這是互相對稱,各自可解的。然而「生命」可解,「非生命」則不可解。「死亡」確實可知,可以由醫生開具證明,然則「非死亡」是何物,天曉得了。不死(non-death)是否就是永生(ever living),容顏不老是否青春常駐,這不是宗教或美容的命題,而是語言迷霧。

物質有先後乎?

說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起碼有個先後次序,差可望文生義。資本主義社會崇尚生產力與企業精神,大量生產的商品,滿足物質需求,加上政府的福利保障,人有閑心追求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或心靈滿足,例如個體自由發展、生活方式的選擇多元化、社會寬容、社群共融等等。所謂「後物質主義」,是由美國政治及社會科學家朗奴.英高赫德(Ronald Inglehart)《寧靜革命——西方民眾的價值變遷與政治風格》(一九七七)一書提出 。後物質主義價值(post-material values)之興起,英高赫德提出兩個假設:「稀缺」(scarcity)與「社化」。物質有所匱乏,面對稀缺,人會先去追求物欲滿足,但人的基本價值觀亦會受到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初期的生活背景與歷史經驗所左右,在仁義與物欲之間不斷反覆,至成年前期以後,經歷長期的社會化過程(「社化」),核心價值觀念方始建立。踏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社會富裕,福利充裕,此時成長的兒童受到自由、平等、選擇多元及品味鑒賞的教育影響,長大之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自己希冀美好的生活環境和文化享受,也寄望別人可以保有其美善生活。即使不幸是在職貧窮的「月光族」 ,囊橐無餘,也寄望別人可以安居樂業,特別是在鄉郊和舊區生活的貧民,可以享有目前僅存的生活資源,不致被政府或地產商用發展經濟的借口所侵吞。

心物不二

英高赫德的後物質論繼承自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階層論」(Need Hierarchy Theory),認為諸種需求有其次序與高低之分,滿足了低層次的生理、安全等需求之後,人始會追求較高層次的美藝、尊重、自我實現等需求。然則,這些都是成長理論之假設而已。如同管仲說的「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只是法家之言,並非至理。吾國繁榮之後,正是倉廩實而鄙禮義,衣食足而寡廉恥。衣食足夠與否,覺悟的人都是知榮辱的;不覺悟的人,衣食愈足,愈不知廉恥,反而驕奢淫逸,無惡不作。 物質愈豐裕,覺悟的人享有餘裕,實踐更多的精神需求;物質不足,覺悟的人也可自得其樂。物質空乏,身陷險境,覺悟的人也不會向俗世或強權屈服,反而會以身殉道,孔子最愛惜的兩位弟子,顏回和子路,就是以身殉道的。

道德覺醒,不分貧富。真正享受物質生活者,「一簞食,一瓢飲」,也自得其樂。不懂得享受生活,美酒佳餚,一樣食不知味。心靈寄託與物質享受,乃一體之兩面,不必強行分拆,區別先後。港府某些蠶蟲師爺,以為用物質誘惑或世俗娛樂便可將青年抗爭者拉回所謂主流社會,支持所謂經濟發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要解說為何新的一代會有精神需求,會將精神需求宣之於口、付諸行動,只能說香港很多人已經參悟物欲,有了精神覺醒,也可喜可賀也。古今聖賢,摩頂放踵,遊走天下,有教無類,不就是為了培養靈性覺醒的下一代麼?

翻譯與文化歧視

「非物質」價值,消滅了精神。「精神價值」是見得人的堂皇之詞,吾人毋須諱言,用「非物質」來遮掩。將追求美善的精神價值放上政治抗爭的議程,並非如某些論者所說,是「搶佔道德高地」。精神價值,心靈安樂,是出得大庭廣眾的政治議題。翻譯往往包藏禍心,有文化歧視,聯合國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當中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國人應該堂堂正正將之翻譯為「無形文化傳承」或「無形文化遺產」。連西人都可以接受intangible這個字的懸念,難道中國人就天生低智兼賤格、物質主義到底,不敢碰觸無形之事麼?

香港文字學.三十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